HTK新闻网

1975年,蒋刚咽气,比蒋经国只大12岁的宋美龄就想独揽大权,没想到,一向憨厚的

1975年,蒋刚咽气,比蒋经国只大12岁的宋美龄就想独揽大权,没想到,一向憨厚的蒋经国在葬礼上仅用了一句话,就逼得宋美龄连夜逃往美国……

蒋经国到底说了什么?竟然让一向镇定自若的宋美龄落荒而逃,以至于后续多年定居美国,很少再踏足台湾?

1975年的清明节,天气阴翳,对于蒋经国和宋美龄而言,台湾政坛要经历一次重大的变动了。

蒋介石于清明节去世,临终前,蒋介石就已经安排好了台湾真正的掌权者,自己与原配妻子毛福梅的儿子蒋经国。

自从前往台湾之后,蒋介石与蒋经国的关系十分要好,摆明了是要将蒋氏江山交托在蒋经国手中,对此,向来爱权的宋美龄虽然心中不满,也只能隐藏起来。

蒋介石是蒋经国与宋美龄之间维持平衡的基石,蒋介石一旦去世,二人之间还算稳定的关系就会被彻底打破。

蒋介石去世后,台湾政坛乱成了一锅粥,台湾政坛支持宋美龄的不在少数,即便不敌蒋经国的支持者众多,但也有一争的实力,宋美龄断然不会坐以待毙。

果不其然,蒋介石刚去世不久,宋美龄就做出了行动想要夺权,这一切被蒋经国看在眼中,可蒋经国丝毫不慌,难道蒋经国已经想好了应对之策?

原来,蒋介石去世之前,留下了遗嘱!

蒋经国身穿一身黑色的中山装,严肃中夹杂着悲伤,他步伐矫健,稳稳走向演讲台,看着台下众人,开始宣读悼词。

在悼词中,蒋经国提起了“先父遗愿”,便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够与发妻毛福梅合葬于浙江溪口老家。

蒋经国声音不高,却让台下原本安静的人群瞬间变得喧闹起来,站在一旁的蒋介石夫人宋美龄脸色铁青、异常难看。

显然,蒋经国在悼词中已经定位了宋美龄的身份,即便当初蒋介石是明媒正娶,但在蒋经国看来,这个大自己12岁的继母只能是“妾”。

在蒋经国宣读完悼词之后,宋美龄不得不仓皇前往美国,即便当时已经深夜,宋美龄依旧不敢耽误片刻,立刻收拾了一些财物、衣装,整装待发,准备启程。

蒋介石去世后,蒋经国这一做派,就将自己上台最大的“阻碍”给清除了,可谓是快、准、狠。

蒋经国真的如同表面上那般憨厚老实吗?从蒋介石不喜欢的“弃子”,变成蒋介石重点栽培的下一任“继承人”,蒋经国这一条路走了很远很远。

16岁那年,蒋经国入党,与父亲蒋介石决裂,二人之间原本就不和谐的关系更是雪上加霜,同时,对于母亲毛福梅,蒋经国对父亲蒋介石心中也藏有“怨恨”。

后续,毛福梅的死,成为了蒋经国心中永远无法释怀的痛……

1938年农历十月初一,日军飞机开始大规模轰炸溪口,情况十分危急,当时毛福梅就在溪口老家,毛福梅从丰镐房后门逃出,已经逃过弄口,即将安全。

然而,毛福梅想起房门没有上锁,便转身回去上锁,再走到弄口时,谁料,日本扔下来的炸弹刚好炸中了弄口的围墙,围墙轰然倒塌,毛福梅也因此被埋在下面,当场丧命。

彼时,正在前线抗日的蒋经国突然受到噩耗,电报上只有言简意赅的四个字“母亡速归”,得知消息后,蒋经国立刻从前线撤离,前往浙江溪口,赶回去见母亲毛福梅最后一面。

看着毛福梅那惨不忍睹的遗体,蒋经国身为儿子,心情五味杂陈,有遗憾、有心痛、有惋惜、有愧疚、可更多的却是愤懑。

母亲的死,让蒋经国对父亲蒋介石以及继母宋美龄的不满直线上升,可蒋经国畏惧蒋介石的威严,并没有为母亲举办一场十分风光的葬礼,因为当时毛福梅的身份有些“尴尬”。

直到毛福梅去世11年后,她才以“蒋母王氏义女”、“蒋介石义姊”载入《溪口蒋氏宗谱》。

蒋经国如此奋斗是为了什么?为了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可同时,他觉得自己亏欠母亲良多,想要让母亲有一层光明正大的身份,想要让母亲被世人熟知。

在蒋经国心中,母亲毛福梅永远是父亲蒋介石的妻子,任何人都无法代替,身份显赫的宋美龄也不行。

因此,在蒋介石去世后,蒋经国立刻公开了毛福梅的身份“蒋介石原配妻子”,宋美龄的身份则显得名不正言不顺,无法再继续在台湾立足,只能仓皇逃窜到美国,并在美国定居。

信息来源:新浪图片--蒋介石刚去世仅仅半年,只比蒋经国大12岁的宋美龄就想操纵权力……

评论列表

于萍
于萍 2
2025-07-04 11:30
真能胡扯。蒋经国怎么接班早安排好了,蒋经国也没有马上接班。宋美龄来往美国台湾需要逃吗?蒋介石死后,她也多次回台湾。
爱的奉献男
爱的奉献男 1
2025-07-03 22:22
一 壸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