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K新闻网

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前脚刚从中国引进40架歼-35隐身战机和红旗-19反导系统,可

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前脚刚从中国引进40架歼-35隐身战机和红旗-19反导系统,可后脚态度立刻来了个360°大转变,宣布对中国连铸坯材启动第二次反倾销日落复审调查,此举令不少人直呼巴铁到底铁不铁——一边是价值百亿的军事大单,一边是关乎钢铁企业生存的贸易壁垒,巴基斯坦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最近,巴基斯坦和中国之间的互动又一次引起了不小的关注。 就在外界还在热议巴基斯坦刚刚从中国采购了大批先进武器装备,包括歼-35隐身战机和红旗-19反导系统时,谁能想到紧接着巴基斯坦就宣布对中国的连铸坯材启动第二次反倾销日落复审调查。 如此“前后不一”的操作,让不少网友直呼看不懂,这到底是兄弟情深还是各算各的账? 其实,很多人对巴基斯坦的感情一直带着滤镜。毕竟“巴铁”这个称呼早已深入人心,无论是经济还是安全层面,双方都保持着长期紧密的合作。 尤其是近年来,巴基斯坦多次优先采购中国的武器装备,像是歼-10CE、枭龙战机等,就连最新一代的歼-35也被列入采购名单。从军事合作角度来看,巴基斯坦对中国的信任和依赖是毋庸置疑的。 但是在贸易领域可就没那么“铁”了。这次针对中国钢坯的反倾销措施,其实早在2015年就已经启动。 巴方认为中国钢坯以较低价格进入本国市场,对本地钢铁产业造成冲击,于是出台了关税保护政策。随着期限到期,巴基斯坦又一次启动了复审调查,决定是否继续征收高额关税。 说到底,全球化时代,各国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利益分歧也在所难免。巴基斯坦本土钢铁企业多年来一直面临成本高、竞争力弱的难题。 中国钢材进出口本来就是“物美价廉”,大量流入后,很容易让本地厂商难以为继。对巴基斯坦来说,保护本国产业是现实压力所迫;不采取措施的话,国内钢铁企业恐怕会大量倒闭,产业链也会受到冲击,影响经济稳定和就业。 有朋友可能要问,既然和中国关系这么好,为什么不能网开一面?其实,贸易和外交、军事本就是两码事。国家利益面前,任何一个政府都不可能长期牺牲自身经济根基来换取所谓的“友谊”。 但巴基斯坦并没有全面“关上大门”,而是通过反倾销调查这种国际通行的手段,来平衡进口和本地产业保护之间的关系。对他们来说,既要引进中国的高端技术和装备,又不能让本国基础产业被外来产品“蚕食”,这是现实中的两难。 有人觉得巴基斯坦“墙头草”,可换位思考,任何国家遇到类似情况,恐怕也很难下得了“狠心”。 中国与巴基斯坦的合作基础深厚,尤其在高科技、基建、能源等领域,互补性极强。巴基斯坦清楚地知道,很多关键环节还是离不开中国的技术和支持。 而中国也明白,巴基斯坦是南亚地区最重要的战略伙伴之一。局部的贸易摩擦,并不会影响大局。毕竟,兄弟归兄弟,账还是要算清楚。 所以说,面对巴基斯坦这波“前后不一”的操作,大家也不必过度解读。国际合作本来就充满博弈,既有感情也有利益。 你怎么看巴基斯坦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