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K新闻网

都说“500年前是一家”,其实,现在应该说“600年前是一家”

中国人都知道一句话,叫“500年前是一家”,其实,我们今天来说的话,应该是“600年前是一家”。

那么,600年前发生了什么事呢?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山西洪洞大槐树移民”。

在元末明初,天下大乱,中原地区和东南各省饱受战乱之苦,到明朝建国初期,全国只剩下不到6000万人了,大片的土地无人耕种,一片荒芜。

不过,在太行山以西的山西,却没有遭到很多战火,老百姓的损失也很小,在明朝建国初期,足足有400多万人,位居全国各省之首。

所以,为了让其他地区尽快恢复生产,朱元璋就下令从山西调派大量百姓,充实到其他各省,而山西洪洞县城北的一棵大槐树下,就是一个最重要的中转站,因此,这棵大槐树就成为无数人心中的“圣地”。

我在很小的时候,有一次在姥姥家看到墙上贴的年画,就是关于大槐树的,突然就在心里产生了一种很奇怪的感觉,我确定之前从来没见过这棵大槐树,但是第一眼看到它,就对它非常熟悉,好像有一种前世的呼唤一样!

后来我问过很多人,有不少人也都有这种感觉,说不出来,但就是很熟悉,或许,这就是印刻在中国人基因里的文化符号吧!

明朝这次大移民,从洪武三年一直到永乐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370年到1417年,共47年的时间,进行了18次规模庞大的移民,人数达到了100多万,分配到了全国18个省市、500多个县。

而且,经过几百年的发展,这100多万人的后代已经繁衍到了一亿多人,也就是说,几乎每十个中国人就有一个是山西人的后代,那棵“山西洪洞大槐树”,也成为无数人心中的“根”,每天都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人去寻根祭祖。

“500年前是一家”这句话,是从清末民初开始流传的,距离那次大移民,正好是500年左右,但是,到了今天,已经过去600多年了,应该改成“600年前是一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