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央视美女主持姜丰,嫁给英国富商,并且坚决放弃国籍,幻想着过上“英国贵妇”的生活。然而,东西方的文化差异,破灭了她所有幻想。
姜丰不仅长得漂亮,还是个才女,散文集《温柔尘缘》,小说集《爱情错觉》,诗集《秋水伊人》都出自她之手。
1991年,从山东大学毕业后,她被保送到复旦大学中文系攻读西方美学硕士,在校期间凭借颜值与实力,她成为复旦男生心目中的女神,同时也是复旦出了名的女学霸。
1993年,在“国际华语大专辩论赛”上,姜丰与蒋昌建两人代表国家参赛,一路斗志昂扬荣获冠军,一战成名。
1994年,姜丰顺利进入央视工作,她工作努力且出色,经常一人身兼多职,不论主持人、制片人还是编导,样样手到擒来。
才女与美女的标签,使得她观众缘暴增,事业直线飙升,短短几年时间就爬得很高,一度成为国内炙手可热的主持人。
然而,上进心强的她并不安于现状,那几年流行“出国潮”,许多人都想出国镀金,身为女强人的姜丰也不例外。
2001年,正值事业巅峰时,她毅然辞掉铁饭碗去往英国,选择攻读剑桥博士,希望学成后回国,能有更好的发展。
意料之外的是,她遇见了爱情。
他是一名英国男子,名字叫理查德·杜比,在某国际名企做高管,人长得高大帅气,家庭富裕,事业有成。
初次见面,理查德的绅士风度,就把姜丰给迷住了,这不正是心目中理想的另一半吗?
理查德优雅地端着红酒杯,看着面前这个黑头发、大眼睛,美丽端庄的中国女人,说:“姜丰,你的眼睛会说话,你是我见过东方女人中,颇有东方特色的美人。”
一番甜言蜜语,姜丰彻底沦陷了,什么学习呀理想呀,哪有爱情重要。
2004年,姜丰披上洁白的婚纱,与理查德结为夫妻。婚后,小两口时常开着豪车外出旅游,或是吃上一顿浪漫的烛光晚餐,灯光摇曳下尽情享受着美好的二人世界。
这种现状,姜丰感到很满意。时不时,她会发布几张生活照片在社交软件,尽是奢华与浪漫,向别人展示自己的贵妇生活。
2007年,姜丰生下一对龙凤胎,丈夫高兴地送上香吻,儿女双全,感情稳定,不愁吃喝,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美好,姜丰对未来生活充满期待。
然而,不久后她便失望了。
与国内不同,国外生孩子不但不用坐月子,而且公婆也不会帮忙带孩子,一切都要亲力亲为靠自己,这让姜丰感到很不满意。
她向丈夫诉说心中的苦,哪知丈夫也没有以前温柔了,毕竟一下子来了俩娃,就算家底丰厚也要努力搞事业呀,都老夫老妻了,还讲什么浪漫情调。
期望多大,失望就有多大。
姜丰感到很伤心,看来当初说好的梦幻爱情都是骗人的,如今柴米油盐与鸡毛蒜皮的琐事一大堆,这种生活实在不是她想要的。
更严重的是,她与丈夫的三观产生了巨大分歧。当初因为有激情在,所以能够互相包容,可现在丈夫认为她应该入乡随俗,姜丰则认为丈夫没有给她足够的尊重。
两个人你说我一句,我说你一句,不知不觉便吵了起来。丈夫气呼呼地夺门而出,姜丰委屈地眼泪哗啦啦往下流,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突然间她后悔了。
原来,爱情和婚姻完全是两码事,况且是文化差异截然不同的两个人。最终,两人和平离婚,姜丰成了单亲妈妈!
2013年,她带着一双儿女回国,希望能在职场中继续当年的风采,但此一时彼一时,她已经不是曾经那个叱咤风云的主持人了。
祖国在飞速发展,更何况她当初头脑发热,改为了英国国籍,观众怎么会喜欢这样一个没有原则的主持人?有些决定一旦做了,就无法回头。
无奈,她又返回了英国。
也许是为母则刚吧,姜丰并不认输,她开始自己当老板,创办留学机构、进军投资领域,几经辗转忙碌,又闯出了一条道路。
2019年,姜丰再次选择回国发展,寻找新的契机和希望,也许当青春已逝,爱情不在,最放心不下的还是故乡与亲人。
就像老话说的,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月亮并不是外国的圆,靠爱情不如靠事业,靠别人不如靠自己!
如果当初姜丰没有出国,没有抛弃生养自己的家园,凭借她的才华丝毫不会输给董卿和杨澜,哪会遇到这么多曲折难题。这么相比较,可真是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不过话说回来,每个人的选择都是自由的,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当初她想出国镀金,想追求爱情也无可厚非,至少她是坚强的,至少她的眼界开阔了。
事业有成有儿女,尝试过轰轰烈烈,也算是此生无憾、不往走这一遭了。
当然,她与熊德龙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熊德龙虽然身在美国,却始终牢记母亲的教诲,他说:“我是中国人,有一颗中国心!”
格局不同,人生就不同,你说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