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K新闻网

1937年,西路军营长潘峰拖着疲惫的身体,摸了摸早已凹成坑的肚子,恳求农妇给做点

1937年,西路军营长潘峰拖着疲惫的身体,摸了摸早已凹成坑的肚子,恳求农妇给做点吃的。农妇连连点头:“我去抱点柴火!”谁知她一出门却一溜烟地朝马家军方向奔去…… 工夫不大,马家军就冲这边一个劲儿的放枪,大声叫嚣着让他们投降。 不过由于敌人不知道这边虚实,不敢贸然冲过来抓人。 潘峰瞅了一眼身边的几个战友,脸上露出苦笑: “看来,咱们还得继续饿肚子!” 一行人脱险后,凑在一起一商量,决定以后早晨分头去要饭,傍晚在指定地点集合。 这样的话,不仅能减少目标,还能多要点吃的。 这天晚上,潘峰走进事先指定的一座破庙里时,发现这里或躺或坐着许多红军散兵和伤病员,鼾声和呻吟声此起彼伏。 他找了块空地坐下,看着眼前的一幕,心里感到特别难受,思绪不禁飘回到几天前…… 1937年,西路军兵败河西走廊后,潘峰接到命令,让他带一个排掩护部队撤退。 他们在山头上坚持到天黑,被敌人包围后,彻底与左支队失去了联系。 潘峰看着眼前的战士,一番思索后,决定让大家分散行动,想尽一切办法突出重围回延安。 天越来越黑,寒冷无遮无拦的袭来。 潘峰原本是和几个战士一起走的,不过半路上被敌人给冲散了。 他正黑灯瞎火的乱转时,忽然听到前方有说话的声音,偷偷摸过去一看,顿时吓出了一身冷汗。 只见前方生着一堆篝火,几个持枪的敌兵正虎视眈眈地看守着一群红军俘虏。 他小心翼翼地一点一点向后挪,大气也不敢出,生怕弄出一丝声响,惊动了敌人。 远离敌人哨兵后,潘峰在路上又碰到了几个红军,大家决定结伴一起走。 在祁连山与敌人周旋了几日后,一行人终于在一个黎明前夕,成功绕过敌人岗哨,走出了山。 在山里的那几天,他们几乎没吃过东西,精神也一直处在高度紧张状态。 现在众人又累又饿,相互搀扶着,一步一挨的走在路上。 天大亮后,潘峰发现前方有一户独门独院的人家,不由得心中一喜,带着战士们就走过去敲开了大门,于是便有了开头那一幕。 想到这里,潘峰长长叹了口气,一时间上下眼皮不停地打架,实在是太累了,他往墙上一靠,很快就睡着了。 这天,一行人走到永昌县水磨关一带时,已经到了半夜。他们找到一座庙,受到了老和尚的热情招待。 吃饱喝足后,老和尚又给他们安排了住处,早已疲惫不堪的战士们一躺下就进入了梦乡。 不过潘峰却不敢睡的太沉,脑子里始终绷着一根弦。 他总觉得这个老和尚热情的过分,担心他会耍心眼。 就在这时,门外突然想起一片嘈杂的脚步声。 潘峰一激灵,一骨碌爬了起来,推醒了战友。 “屋里的红军听着,你们立马交出枪跟我们走,否则,就别想活着离开这里!” 潘峰趴到窗前一看,只见老和尚正带着几个小和尚,手里拿着蜡烛,还有菜刀、斧子,凶神恶煞的站在外面。 “一群面捏的老虎,也敢给我们耍威风!” 潘峰让战友们拿着枪,一起冲了出去。 那几个和尚瞅着他们手里的枪,一个个的直往后退。 潘峰看了老和尚一眼,不屑的“哼”了一声,随即带着战士们跑进了浓浓的夜色中。 日子一天天过去,潘峰带着战士们来到长城前,坐在一个土洞里商量要不要继续带着枪。 最终他们按潘峰的提议,把枪都拆了,埋在城墙下的沙窝里。 几天后的一个夜里,潘峰几个人跑进一座小庙里休息,这里除了他们外,还有二三十个失散的红军。 大家躺在冰冷的地上,很快就睡熟了。 朦胧中,潘峰隐约听到有响声,睁眼一看,只见面前站满了持枪的马家兵。 潘峰和战士们被押送到兰州不久,就被敌人挑了出来,作为“新兵”补充进国民党军队里。 他们利用每天野外训练的机会碰头,建立了秘密党小组,商讨怎样逃出去。 同年6月,潘峰和战友们随部队开拔到离陕北不远的陕西邠州。 潘峰认为逃跑的时机已经成熟。 他看好地形,让人通知分散在各连的人,晚上以“下馆子”为名九点到一个小岔口集合。 晚上,人到齐后,他带着大家摸黑逃了出去。 天亮后,众人遇到一个正在山坡上干活的大娘。 大娘抬头仔细打量了他们一番,脸上慢慢露出笑容,热情的把大家领回家,又是端水又是做饭。 “别看你们穿着国民党兵的衣服,我知道你们是红军!” 大娘笑着说道。 潘峰忍不住脱口问道: “大娘,你是怎么看出来我们是红军的?” “像你们这样的人已经过去不少人了,都是好人啊!” “那大娘,你知道他们都到哪儿去了吗?” “苏区啊,离这儿不远就是苏区,刘志丹的队伍来过这儿!” 战士们听后,心里激动不已。辞别大娘后,他们急匆匆往苏区赶去。 眼看苏区近在咫尺,终于可以归队了,潘峰的眼泪“唰”的一下流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