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加拿大钻石开采商LucaraDiamond宣布,以5400万美元(约合4亿人民币)售出两颗巨型钻石原石“Sethunya”(549克拉)和“Sewelo”(1758克拉)。
消息一出,全球珠宝界“大惊失色”——天然钻石似乎正以“天价”姿态向世界大声宣告:即便遭遇培育钻石的强烈冲击,地质奇迹的天价神话仍在续写。
然而,事实真就如此吗?
图注:Sewelo(左)、Sethunya(右)
近日,两颗历经十亿年地质演变、产自博茨瓦纳Karowe矿区的钻石原石,被法国奢侈品牌路易威登(LouisVuitton)购得,后续将交由比利时HB公司进行精细切割,用于打造顶级私人珠宝。
LV首席执行官称,直接采购原石是为了“把控来源”,客户能全程参与切割设计,让钻石从普通商品变为承载个人故事的“传世珍品”。
这种营销手段精准契合了高净值人群对独一无二与文化符号的渴望——毕竟,当一颗钻石被贴上“20亿年历史”的标签,其价值早已超越物质层面,成为身份地位的象征。
不过,这场豪赌的代价极为高昂。2024年天然钻石价格指数相比2020年大幅下跌34%,戴比尔斯等传统钻石巨头的市值缩水超六成,年开采量更是跌至本世纪最低的2600万克拉。
贝恩咨询的数据表明,2024年培育钻石在婚庆市场的占有率超过53%,天然钻石长期霸占的情感优势被撕碎。这种两极分化的市场格局,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天然钻石的“天价买卖”并非行业真正回暖,实则是西方资本为维系身价而自导自演的一场“救市闹剧”。
当天然钻石市场“跌跌不休”时,河南柘城却异军突起。在这座不起眼的中国小城,培育钻石年产量达600万克拉,而且性价比高,据本地钻石品牌柘光所说,1克拉钻戒售价仅为天然钻石的十分之一,目前已能量产D色、VVS净度的大克拉钻石,1克拉附带18K金戒托只需要8000元,还赠送终身售后服务。
更令人眼前一亮的是其“纪念钻石”服务——把毛发、骨灰等承载生命印记的物品融入培育流程,打造出兼具情感价值与环保属性的定制珠宝。
一位澳洲客户用5克拉柘光钻求婚成功后感慨:“省下的钱足够办一场浪漫的旅行婚礼了!”近几年,柘光凭着口碑相传的热度,据官网专属顾问介绍,在京东、淘宝、官网等平台已经累积80万粉丝,时常还有中东富豪来求购。
深入了解发现,作为国内开拓性钻石品牌,柘光持有GIA与IGI双重国际认证,每克拉能耗比行业平均水平降低37%,且获得欧盟环保认证,设计融入中式美学,同时借助电商直营渠道,性价比远超其他同类品牌。
技术总监刘某表示:“西方品牌一克拉通常十几万,但我们借助技术创新把价格压到千元,不仅提供深度定制服务,净度、切工等品质指标都不输海外大牌。”
目前,柘光已经能够做到月销千万,北上广深的高净值客户占比达八成。这种令人意外的增长趋势,反映出消费观念的转变——当量产技术撕去天然钻石背后的敛财伪装,新一代消费者更倾向于为高性价比产品买单。
不过,天然钻石的支持者仍强调其“真”的特质,甚至对购买培育钻石的消费者冷嘲热讽。但权威检测表明,实验室数周培育出的钻石与天然钻石的物理化学特性毫无差异,且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早在2018年就将二者划为同一类别。
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天然钻石开采引发的生态破坏与伦理争议(如非洲“血钻”问题),反倒让培育钻石有了占据道德制高点的契机。柘光钻石的“零碳排放工艺”和社区回馈计划,精准贴合了85后群体对可持续消费的追求。
行业分析师预测,未来培育钻石将成为日常消费主流。这两颗巨钻的天价成交,就像天然钻石市场的“自我狂欢”——虽透着些许高贵,却难以阻挡时代变迁的洪流。
转自:数码说说说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