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K新闻网

粟裕写了一首词,生前拒绝发表,直到去世后才被发现

粟裕去世后,妻子在他的遗物中发现了一首词,粟裕生前没有发表过,也没有人对任何人说起过。

我们先来看看这首词:

《沁园春·淮海战役》

作战方针,攻城打援,首占开封。 又俘区寿年,再创敌援;战局过坳,敌转防御。 兖济解放,徐海动摇,横扫江淮在今朝。 十月节,我大军南挥,分割包抄。 首歼碾庄伯韬,看徐双瓮鳖哪里逃。 笑纬国东援,损兵徒劳;双堆黄维,称蒋嫡系,覆灭于后。 杜氏将军,倾巢突围也难逃。 时迫矣,灭蒋家王朝,就在今宵。

这首词,从豫东战役开始写起,中间提到了济南战役,后面就是主要写的淮海战役,堪称淮海战役的一个总结。

应该说,这首词的艺术水平不算很高,属于典型的军旅词,对史料的意义更大,也没有什么敏感的地方,那么,粟裕为什么一直没有公开发表呢?

毛主席曾经说过:“淮海战役,粟裕立了第一功。”但是,粟裕本人对淮海战役却一直避而不谈,还对妻子说:“淮海战役的文章我不写,淮海战役的书我不读,淮海战役的戏我不看。”

为什么呢?

因为淮海战役牺牲的人太多了,国共双方的伤亡人数多达30多万,每一个人背后又牵连着一个家庭,至少有100多万人会受到影响。

就像刘伯承元帅晚年时说的:“我们牺牲一位战士,他的全家都要悲伤,这给那个家庭带来多大的损失!同样,一个国民党士兵死了,也会殃及整个家庭。他们都是农民的子弟,一场战争要损伤多少家庭啊!就是因为这个,每在战前我们连觉都睡不好。现在战争结束了,我就不愿看、怕看战争的场面。”

所谓“一将功成万骨枯”,这并不只是一句简单的成语,而是浸透着无数人鲜血与生命的悲剧!

因此,粟裕生前对淮海战役一直避而不谈,即使写了这首词,也没有公开发表过,直到去世后才被妻子发现了。

(参考资料:《毛泽东粟裕与淮海决战》)

评论列表

刘春林
刘春林 3
2025-06-30 16:45
用户14xxx22
用户14xxx22 3
2025-06-29 16:03
是不是真的?

辉哥 回复 06-29 20:13
当然是真的啊!千真万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