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记者沈爱群
一部以浙江人为原型的原创话剧《京报》觉醒版,6月26日起在北京市西城区文化中心上演。
这个浙江人,就是99年前在北京牺牲的中国新闻业先驱邵飘萍。
潮新闻记者了解到,《京报》觉醒版将于6月26日19:30、6月27日19:30连演两场。作为传奇报人、革命志士邵飘萍的家乡媒体,这两场演出,潮新闻客户端都将同步直播。
原创话剧《京报》觉醒版海报
邵飘萍,浙江东阳人。1886年10月11日,邵飘萍在东阳紫溪村“御史第”东厢房呱呱坠地。几个月后,尚在襁褓中的他就随父亲邵桂林离开故乡迁往金华。从此,身世浮沉雨打萍。
作为中国现代新闻业先驱,其被誉为“新闻全才”。1918年10月,他创办《京报》,后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秘密党员。
《京报》反帝反军阀旗帜鲜明,是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阵地,也是中国共产党成立早期重要的宣传阵地。1926年4月26日,邵飘萍被奉系军阀杀害。2021年6月,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在北京的革命活动旧址之一,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魏染胡同的京报馆旧址(邵飘萍故居)修缮一新后对外开放。
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魏染胡同的京报馆旧址(邵飘萍故居)(记者沈爱群摄)
年逾七旬的邵澄,是邵飘萍嫡孙,也是话剧《京报》顾问。他告诉记者:“今年是祖父牺牲99周年。在公众眼里,邵飘萍是当时白色恐怖下新闻界的一个斗士。‘布衣将军’冯玉祥曾经夸赞:‘飘萍一支笔,胜抵十万军’。”
原创话剧《京报》,是国内首部以邵飘萍创办《京报》的事迹为原型、登上戏剧舞台的作品。其时间跨度,刚好是1916年邵飘萍赴京任《申报》驻京特派记者至1926年以身殉报、为国捐躯的十年。
去年6月18日,《京报》作为“第九届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唯一一个由非专业演员演出的剧目,在国家话剧院首演成功。今年,主创团队在原有版本基础上,将其转化为沉浸式思政大课堂开篇的序章,倾力推出原创话剧《京报》觉醒版。
据了解,《京报》觉醒版以创办者邵飘萍的视角,讲述了《京报》自创刊至第二次停刊期间一段波澜壮阔的史诗,力图通过一个个激情澎湃的场景和生动感人的情节,塑造出邵飘萍以笔为戈、以纸为戎的革命志士形象。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京报》再次入围“第十届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并于6月7日-8日,《京报》觉醒版还走出北京,远赴四川乐山演出,演出获得圆满成功。
《京报》觉醒版在四川乐山演出剧照
(图片除署名外,均由邵澄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