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险恶,缅甸地震中国全力救灾,中国人撤离却遇持枪收费

社会 04-03 阅读:5 评论:0

"太想回国!路上却被收费!"3月28日,缅甸曼德勒地震后,中国商人撤离时抱怨说。地震让城市很惨,中国救援队马上行动,展现大国风范。撤离路上很乱,同胞们遇了麻烦。这场灾难,到底怎么表现出人的双面性?

3月28日,缅甸曼德勒附近突发7.9级地震,震源位于实皆断裂带,震感波及泰国曼谷。截至3月31日,缅甸官方统计死亡人数超1700人,受伤3400余人,失踪者众多。中国外交部第一时间表示,将向缅甸提供1亿元人民币人道主义援助,并迅速组织救援队赶赴灾区。

救援行动刻不容缓。3月29号早上,中国救援带着7吨多东西到了曼德勒。队员们在地震危险中搜救。中国使馆说,有幸存者被困60小时,被救出来了,救援人员很高兴。3月31日前,最少6名生还者在中国帮助下被救。网友赞叹:“中国救援,温暖了灾区!”外交部发言人也在3月30日表态:“我们将全力保障在缅同胞安全,提供必要领事保护。”

地震不仅摧毁了建筑,也打乱了撤离计划。罗先生,一位湖南商人,3月29日下午4点与朋友组成车队,从曼德勒出发,试图沿小路前往仰光。曼德勒至仰光的高速路因桥梁损毁中断,300多公里的小路成了唯一选择。然而,沿途却危机四伏。

“有人持枪拦路索要费用,语气很凶。”罗先生回忆,在一个检查站,车队被迫停下,最终通过朋友斡旋才脱身。3月30日清晨7点,他抵达仰光时已筋疲力尽:“开了十多个小时,太危险了。”类似遭遇并非个例,多名撤离者反映,沿途秩序混乱,收费点频现。对此,缅甸军方暂未公开回应,但外界猜测,这可能与地方武装组织的活跃有关。

自2021年缅甸政治变天,军政府与地武冲突连连,有反政府组织已占领一些地方。3月30号,缅甸政府说暂停军事行动两周;是为了帮忙救援撤离。这可能对撤离路线安全有点帮助,但效果还不知道。

灾难像镜子,照出人性的各种面貌。中国救援队的无私援助令人动容,而撤离路上的混乱则让人叹息。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办公室3月31日评估称,缅甸已有350万人因冲突流离失所,地震进一步加剧了人道主义危机。医院瘫痪、道路受阻,救援物资分发困难重重。

国际关系学者李明分析:“实皆断裂带的地质风险与社会动荡叠加,让缅甸灾后治理雪上加霜。地方武装组织趁乱谋利,反映了政局分裂的深层问题。”自2021年起,军政府管控力下降,地方武装组织在偏远地区活动频繁,地震后的无序状态无疑为他们提供了可乘之机。

罗先生的经历让人感慨:“我以后不敢再来缅甸了。”这句简单的话,透露出对安全的渴望与对未来的担忧。中国使馆已呼吁在缅同胞保持警惕,并承诺协调撤离工作。网友留言:“希望使馆能组织安全通道,别让同胞冒险。”

灾后秩序重建的复杂性,折射出缅甸社会治理的深层挑战。救援的温暖令人振奋,但撤离的困境也提醒我们:灾难中的人性,既有互助的光辉,也有混乱的阴影。你认为,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中找到平衡,让希望在废墟中重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