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越南两座“龙形”地标建筑对比

推荐 04-20 阅读:53 评论:0

中越两国同属亚洲“龙文化圈”,以龙为共同的精神图腾,却因历史轨迹与地理环境的差异,孕育出各具匠心的建筑表达。中国的黄河地标塔与越南河内龙塔,正是两国将龙文化融入现代建筑的具体实践,既承载传统象征,又彰显创新理念。

中国黄河地标塔

早在2016年,兰州开始筹建西北第一高楼——兰州黄河地标塔,高588米!2017年2月,美国建筑设计公司MZA赢得设计竞赛并有设计图及视频流出。但此后,项目再无进展。

中标方案显示,塔身与桥梁融为一体,形似一条蓄势腾飞的巨龙。设计灵感源自兰州的三大文化符号——灵动飘逸的彩绸舞、奔流不息的黄河水脉,以及寓意祥瑞的中国龙。

塔楼外立面覆盖着龙鳞状的太阳能板,结合空中风能发电装置,可满足建筑75%的能源需求,体现了绿色科技的深度应用。

越南龙塔

“龙塔”是越南雄心勃勃的超大型综合体,占地70万平方米,集行政、商业、文化等功能于一体。其设计由Dewan Architects+Engineers操刀,“龙塔”蜿蜒盘旋拔地而起,犹如蛟龙冲破藩篱,直冲云霄。

建筑分为上下两部分:底层模拟越南仙女山的梯田景观,通过阶梯式平台与水库系统,实现雨季防洪与自然通风;上部则如巨龙升腾,容纳模块化办公空间与内部交通网络,直通地铁系统,形成高效可持续的垂直城市。

设计师巧妙融合越南传统农业智慧与现代生态技术。例如,梯田式结构不仅呼应了Sa Pa地区的水稻文化,还通过可淹没平台调节微气候;龙头构成了塔楼,是该地区最高的建筑,彰显越南国家形象与文化特征。

两座建筑虽风格迥异,却殊途同归:黄河塔以“龙舞黄河”的动态美学,诠释中华文明的磅礴之气;龙塔则以“龙栖梯田”的生态逻辑,展现越南与自然共生的哲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