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伙女伴给我月供,翻出她藏钱的铁盒那夜,金锁上刻着我30年前犯的错

情感 03-25 阅读:0 评论:0

我是张卫国,六十三岁,退休中学语文教师。老伴五年前胃癌走了,儿子在深圳开公司,三年没回来。每天清晨五点,我都要用紫砂壶泡一壶铁观音,看着雾气在玻璃窗上凝成水珠,就像这个老房子在流泪。

那天立冬,邻居王婶领着个穿灰布衫的女人来敲门。"老张头,这是周素芬,在菜场帮工的。"女人垂着头,鬓角的白发在穿堂风里飘,"每月给350,管吃住就成。"

"张老师,您这《古文观止》都翻卷边了。"第三天晚饭时,周素芬擦着八仙桌上的油渍突然开口。我手一抖,菜汤溅到康熙字典上——那是我当特级教师时教育局奖的。

她每周三晌午都出门,说去教堂。直到那个暴雨天,我提前从老年大学回来,听见她屋里铁盒"哐当"响。推开虚掩的门,她正把一沓红钞票往袜筒里塞,我送孙子的生肖金锁压在最底下。

"这是给我妈买止痛片的!"她第一次扬高嗓门,雨水顺着蓝布窗帘往下淌,"您当人人都像您儿子,住大别墅开宝马?"她脖颈青筋突突跳,我才发现她右手食指缺了半截。

那天后她不再炖莲藕排骨汤。直到冬至清晨,茶几上摆着整整齐齐的3500块钱,还有张泛黄的诊断书:肝癌晚期,患者周桂芳。压在下面的信纸被药水洇出褐斑:"张老师,我妈今早走了。钱是干净的,我在您家后墙根种了忍冬藤,来年开春..."

我摸着冰凉的灶台,砂锅里凝着最后一碗没喝完的当归鸡汤。

冰柜里的当归鸡汤凝结出琥珀色油花时,我翻出了压在书柜底层的账本。周素芬留下的3500元钞票里夹着张福利院收据,日期是她住进我家的第二个月。收据背面用圆珠笔写着:"4床王阿婆褥疮药膏"。

我踩着薄雪找到城南慈安福利院。铁门锈迹斑斑的传达室里,护工正给轮椅上的老人喂米糊。"周大姐?她每月三号都来送钱。"护工搅着碗里的蛋黄,"上个月背来个电暖器,说是把金锁卖了。"

我在4床枕头下摸到个蓝布包,里面躺着三本病历。最新那本墨迹未干:"患者王秀兰,阿尔兹海默症晚期,2023年12月24日离院。"夹页掉出张泛黄照片——二十岁的周素芬穿着工装站在纺织机前,右手食指还完好无损。

"她总说欠王阿婆一条命。"护工指着照片里戴眼镜的圆脸姑娘,"八三年车间失火,是王阿婆把她从棉花堆里扯出来的..."

回家时我在院墙根发现忍冬藤枯枝下埋着铁盒,除了一摞汇款单,还有张泛黄的《青年教师表彰决定》——1985年,我被评为市级优秀教师,获奖名单里有个叫周淑芬的学生。

除夕夜我发起了高烧。恍惚间听见厨房传来剁馅声,周素芬系着旧围裙在擀饺子皮,断指处缠着创可贴。"您教《项脊轩志》时说,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她把硬币包进饺子,"忍冬藤比枇杷树耐寒。"

我挣扎着摸出铁盒里的金锁,放大镜照着内侧米粒大的刻字:"赠爱徒淑芬 1986.6.1"。记忆突然裂开道缝——那年儿童节,我把备用的生肖金锁送给作文比赛获奖的贫困生,她总把"周淑芬"写成"周素芬"。

"当年您说我名字里带'淑'字才有出息。"她搅着砂锅里的中药,蒸汽模糊了镜片,"后来车间起火毁了右手,觉得配不上老师给的好名字,就去派出所改了。"

窗外忍冬藤在雪地里冒出嫩芽,她取下颈间红绳系着的钥匙:"王阿婆临终前给了我这个,说在纺织厂更衣室208柜..."话音戛然而止,她突然弯腰咳出满手心的血。

急诊室白炽灯下,我才看清她化验单上的字:尘肺病三期。她笑着指指我攥着的金锁:"当年要是听您劝继续念书...咳咳...该叫我周老师了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