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飙》中最具讽刺性的人物,是个大学生,导演是有什么误解吗?

推荐 03-06 阅读:7 评论:0

《狂飙》中最具讽刺性的人物,不是别人,而是高启盛,导演是不是对大学生有什么误解?

在高启强身边的所有人当中,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只有弟弟高启盛和妹妹高启兰,而高启兰从不参与公司的事,高启盛就成了高启强核心团伙中,学历最高的人。

也恰恰是这个上过大学,书读得最多,学历最高的高启盛,却是团伙中最不成熟,最小心眼,最记仇,也最狠辣和最敢于激进冒险的人。

当初,为了取得小灵通的代理权,高启强和高启盛宴请龚开疆,面对天价菜单,一个卖鱼的人吃不起鱼,点个菜迟迟张不开嘴,眼睛看的是数字,心里流的是血。

反观高启盛,孤注一掷,毫无顾忌,为了获得代理权,就是龚开疆要金子,他也会满足,可见这个人,为了达到目的,什么都能豁得出去,这也为他最终的结局埋下了伏笔。

在获得代理权之后,高启盛在KTV感谢阿斌的牵线,却无意中听到阿斌对他的羞辱。

这个时候的高启盛,也是有怨必报,有仇必报,连第二天都等不到,从KTV出来,就借着酒劲,暴打阿斌。

就因为阿斌说了几句侮辱他的话。同样的场景,在不久之后还会上演。在高启强和高启盛与莽村的村主任李有田谈判时,李有田的儿子李宏伟,在席间当面指着高启强羞辱,别看你现在混得人模狗样,骨子里你就是个卖鱼的。

这句话让高启强很恼火,也让高启盛很恼火,但是两人的报复却截然不同。高启强的处理方式,是告诉老默,他想吃鱼了。

高启盛的处理方式,是要亲自跟着老默一起去找李宏伟,再亲手拿着冻得邦邦硬的海鱼,一下一下把李宏伟砸死。

同样是报复,高启强的方式明显更加高明,而高启强则明显鲁莽了,也在犯罪现场留下了证据。还有一件事上,也能看出来高启盛的冲动和冒险,那就是小药丸。都知道那个东西是暴利,贩卖那个东西肯定赚钱,而且是能赚很多钱。但是高启强从来不碰。

因为他知道那个东西碰不得,即便再赚钱也不能碰,那是会要命的东西。可高启盛不这么想,只要能赚钱钱,他就敢干。在巨大利益的诱惑下,高启盛什么都敢做,就像当初穷得叮当响的时候,也敢请龚开疆吃龙虾,吃辽参,喝XO一样,为达目的,什么都能豁得出去。

这种人很容易走向偏激,最终害人害己。

很难想象,这是一个大学生的所作所为。在团伙中,他的学历最高,结果最他行事鲁莽。唐小龙唐小虎和老默,虽然文化程度不高,至少他们听话,高启强不让干的事,他们坚决不干。

不像高启盛,觉得自己上学多,有文化有见识有想法,对于高启强的告诫,总是当作耳旁风,结果下场最惨。

是不是导演对大学生有什么误解,全剧没有几个大学生,难得有一个,却给了这样的人设,确定不是针对大学生吗?

举报/反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