稍微一动心脏“砰砰跳”?原来是因为“扑动的心”

推荐 03-04 阅读:0 评论:0

云南72岁患者陆爷爷最近一个月感觉全身乏力,稍微一动,心脏就 “砰砰跳”。在当地医院多次治疗无效,从云南来到南京的东部战区空军医院检查。在心内科成功接受心脏射频消融术,摆脱了困扰月余的心悸、乏力症状,目前已康复出院。

心内科周春蕾主任接诊了陆爷爷,经查心电图提示:心房扑动,呈4:1下传,HR:69次/分。行六分钟步行试验时发现,陆爷爷一走路,心房扑动呈2:1~4:1下传,最快心率达130次/分,随即陆爷爷出现下肢乏力症状。随后,对陆爷爷进行了系统针对性检查,陆爷爷的左心房已经明显增大,达46mm,经左房CT检查心房内未见血栓。冠状动脉造影示左前降支弥漫性斑块,最重处狭窄70%,回旋支散在斑块,无明显狭窄,右冠状动脉弥漫性斑块,最重处狭窄60%。冠心病、心律失常:心房扑动诊断明确。

治疗前:心房扑动

心内科周春蕾主任介绍,心房扑动的病因多为器质性心脏病,常见于冠心病、高血压、肺心病、肺栓塞、病态窦房结等。心房扑动的临床症状常与原发病有关,但主要取决于心室率的快慢、心室率变化的急骤程度及心脏的状态。如果心室率慢,心脏的基本状态良好,则心房扑动可多年存在而不被患者所察觉。在突然发生的快速型心房扑动伴有心脏疾患时,患者则出现类似阵发性心动过速的一系列症状,患者感到心悸、呼吸困难、无力、头晕、晕厥,甚至出现心绞痛、心力衰竭,或脑、肺、肢体栓塞现象。陆爷爷因长期心房扑动,存在“中风”风险的同时,心脏也会逐渐增大,后期导致心力衰竭,日常生活都会受到影响。

治疗后:窦性心律,HR:69次/分

陆爷爷选择接受心脏射频消融术治疗。医院牛晓琳副主任、林琳医师为其安排了经导管心脏射频消融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心电图显示“房扑”完全消失了。陆爷爷也表示,现在活动后心也不再“砰砰跳”了,走路乏力的症状也明显有了好转。本周一(3月3日),陆爷爷顺利出院。

“射频消融术对于典型房扑的成功率可达到90%以上。消融成功的患者,其症状可明显改善,生活质量能显著提高。”周主任也提醒,如果大家在生活中出现和陆爷爷类似的症状,应及时就医,以免延误治疗。

通讯员 许静文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万惠娟

校对 金震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