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8月21日六十五军率部挥师兰州。马家山振兰州茶南要冲。经过多年经营修筑了许多永久性防御体系。阵地铁丝网容蛛网,地雷区似乌蜂窝,钢筋水泥碉堡星罗棋布,野战工事路百三十名地下、相互交叉,火力严 密配各互相支援。各支撑点之间,埋设了兰州人 鹿砦、铁丝网和地雷。从前沿至纵深挖有深宽各约6米的外壕3道。守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并利用宗教迷信和民族成见进行欺骗宣传,顽固不化。 8月21日至22日,时任一野十九兵团司令员杨得志将这块难啃的硬骨头交给了六十五军。担任主攻任务的五七九团,在山南卜家路口一线展开。由于部队长途奔袭而来,对驻守在这个阵地上的敌军特点、兵力部署、工事构筑、火力配置等情况,来不及作周密的侦察就仓促进攻,尽管指战员奋勇杀敌,一度取得突破,但伤亡严重。双方经过多次拉锯战,终因敌人居高临下、工事隐蔽,我军未能突破敌人防线,无奈引兵暂退。加大兵力,发动总攻攻城部队枕戈待旦,组织小分队夜间侦察敌情,及时总结战斗经验,制定作战方案,充分做好总攻的准备。 8月25日拂晓,随着军长邱蔚、政委王道邦一声号令.我军炮火向敌方阵地倾泻,马家山瞬时陷人火海。随着炮火声戛然而止,总攻冲锋号响彻山谷,战十们迅猛发起冲锋。担任此次总攻尖刀的六十五军一九三师五七九团二营四连二班在第二道外壕前正面迎敌时,突遭敌交叉火力的封锁和压制。班长杨顺文右臂负伤仍冲锋在前,冒着枪林弹雨匍匐前进,带领战士连续攻克5个碉堡,夺取了山头,占领了阵地。为了减少后续部队伤亡,战士们同仇敌忾、视死如归,-次次抵挡住了敌人凶残的反攻。当主力部队上来后,“孤胆英雄”,杨顺文流尽了最后一滴血。 为了加速战斗进程,兄弟部队加入战斗,以杨顺文坚守的阵地为立足点,发起了强大攻势,我军迅速越过第二道外壕。指战员昼夜奋战,攻占全部3道外壕,并迅速向纵深发展。敌人在兰州外围的最后一个阵地失守,守军残敌向兰州市区溃逃。马家山战斗胜利结束,歼敌2600余人,我军530名同志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战斗期间,皋榆工委发动榆中全县共为解放军筹粮约2250万公斤,动员支前民工3.5万多人,支前牲畜1.7万余头,支前大车1500多辆(次),将粮草、马料送往解放军驻地。马家山战斗成功撕开了“攻不破的兰州”的铜墙铁壁,为兰州的解放打下坚实基础,而人民的力量是这场战斗能够取得胜利的重要保障。
1949年8月21日六十五军率部挥师兰州。马家山振兰州茶南要冲。经过多年经营修筑
时光匆匆微微甜
2025-01-03 10:11:59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