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报恩寺丨犍陀罗佛像艺术展,小而精美
含蕾爱拍照
2024-09-25 18:38:24
犍陀罗(Gandhara)是古印度十六列国之一,位于今天的巴基斯坦北部和阿富汗东部一带。这个地区在公元前4世纪至5世纪期间,是佛教艺术和文化的重要中心,特别是在贵霜王朝时期,犍陀罗艺术达到了鼎盛。
犍陀罗地区在公元前326年亚历山大大帝的入侵后,受到了希腊化文化的影响。这种影响逐渐深入,为希腊雕刻与印度佛教的结合铺平了道路。
因此,印度-希腊式或印度-罗马式的佛像在犍陀罗诞生了。
犍陀罗佛像一般披通肩式袈裟,衣纹厚重,具有古希腊、罗马雕塑的特征,被称为“希腊化的佛像”。
犍陀罗艺术的主要贡献在于佛像的创造。在佛教初期,佛像并不存在,而是以脚印、宝座、菩提树、佛塔等象征。
1世纪后,随着大乘佛教的流行,佛像的创作开始出现。最初佛像是从印度民间的鬼神雕像转化而来,而在犍陀罗地区,佛像的制作较多地吸收了希腊式雕像和浮雕的风格。
犍陀罗艺术的风格特点是佛像面容呈椭圆形,眉目端庄,鼻梁高而长,头发呈波浪形并有顶髻,身披希腊式大褂,衣褶多由左肩下垂,袒露右肩,佛及菩萨像有时且带胡须等。这种艺术风格后来对中国佛教造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0
阅读:0
独弦琴
娃去看了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