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国际车展遇冷,关税压力下,美国汽车市场前景堪忧

汽车 04-19 阅读:318 评论:0

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关税大棒真的能敲醒“美国制造”的美梦吗?

2025年的纽约国际车展,本该是汽车界的一场科技盛宴,结果硬生生变成了“焦虑展览会”,这背后的罪魁祸首,就是美国政府那让人摸不着头脑的关税政策。

“对美国的汽车行业而言,无论是本土制造商还是进口汽车的企业,这一切对他们来说都是一场灾难。我看不到任何令人乐观的解决路径,我看不到什么其他出路,除了彻底叫停加征关税这项政策。”《汽车与驾驶者》杂志撰稿人杰米·基特曼这话说得那叫一个斩钉截铁,直接给这届车展定了调:愁云惨淡。

本来车展嘛,就该是展示最新技术,展望未来出行的,现在倒好,大家都在琢磨着怎么活下去,这落差,啧啧,你品你细品。

首当其冲的,就是那些汽车经销商们。

美国纽约汽车经销商协会主席马克·辛伯格就差没把“焦虑”俩字写在脸上了。

他担心啥?

一来是制造商能不能一直咬牙补贴零部件供应商,保证消费者买车的时候价格还算稳定。

二来是有些厂商直接撂挑子不干了,新车发布会都取消了,因为压根儿不确定这些车还能不能在美国卖。

说白了,都是关税闹的。

辛伯格这老哥之前可没少为经销商们操心。

早在2024年的一次行业会议上,他就开始疯狂输出,说现在运营成本蹭蹭往上涨,供应链也老出问题,再来一波关税,小经销商怕是得凉凉。

汽车行业可是美国经济的顶梁柱啊,政府这么搞,难道是嫌弃这柱子太结实,想给它卸个膀子?

有人愁眉苦脸,就有人态度暧昧。

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UAW)就是个典型。

他们一方面支持保护美国本土汽车产业,但另一方面又怕关税引发贸易战,到时候出口受阻,美国工人也得跟着遭殃。

UAW主席肖恩·费恩在2024年就说过,要支持美国汽车产业,得找更精准的法子,不能一刀切地加关税。

这关税政策的影响,那可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不光是整车关税,零部件关税也让人头大。

现在汽车制造都讲究全球供应链,很多零部件都得进口。

你美国政府一加税,制造商的成本立马就上去了。

我听说密歇根州一家零部件供应商,2024年底就因为关税不得不裁员10%,这年头,打工人太难了!

更可怕的是,你加税,别人也不是吃素的。

要是美国一直这么搞下去,其他国家或地区肯定会采取报复措施,对美国出口的汽车也征收高关税。

到时候,美国汽车在海外市场就更没竞争力了。

欧盟委员会主席乌尔苏拉·冯德莱恩去年就暗示过,你要是玩贸易保护主义,欧盟也不是好惹的。

不光是传统汽车,新能源汽车也逃不过关税的魔爪。

虽然新能源是未来的方向,但电池这玩意儿,现在还得靠进口。

美国政府要是对进口电池也加税,那新能源汽车的成本就更高了,还怎么跟燃油车竞争?

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之前就喊话,希望政府好好考虑新能源汽车的关税政策,别一棒子把这行业给打死了。

眼看着日子不好过,汽车制造商们也开始各显神通。

福特汽车公司就放出话来,说要是政府不改关税政策,今年夏天就得涨价,毕竟“臣妾做不到啊,没法无限期吸收关税成本”。

这话说得,也是real无奈了。

也有企业想着“自力更生”。

面对关税压力,一些汽车制造商开始加大对本土供应链的投资,努力搞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想方设法降低成本。

通用汽车CEO玛丽·博拉就表示,公司正在大力投资新技术,准备迎接未来的挑战。

那么,这波关税操作,最终会带来什么后果呢?

标普全球移动出行公司给出了一个让人倒吸一口凉气的预测:如果美国一直对进口汽车加征高额关税,2025年美国汽车销量将减少大约70万辆,北美地区的汽车产量也将减少128万辆。

这数据,简直是触目惊心!

“打击”“变化”“不确定”,这几个词,是记者在采访中听到最多的。

面对这么多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商开始为最坏的情况做准备。

说白了,大家心里都没底。

这事儿,你怎么看?

面对如此局面,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且行且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