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肾性贫血?医生讲清楚:不是“血少了”,而是“肾不行了”

健康 05-02 阅读:1 评论:0
一、明明吃得好,为啥还贫血?根源在“肾”

“医生,我没出血也吃肉,为啥还是查出贫血?”

很多慢性肾病患者体检时发现血红蛋白偏低,一开始以为是“营养不良”,其实背后真凶很可能是——肾性贫血。

它不是普通贫血,而是肾功能变差后,身体造血动力不足。

如果不早干预,不仅人越来越乏力,还可能加速肾功能恶化、引发心衰等严重后果。

什么是肾性贫血?

二、肾脏不止排毒,它还决定“你血够不够”

人体造血靠一种激素,叫红细胞生成素(EPO),大部分由肾脏产生。

当肾功能下降,EPO分泌减少,骨髓“收不到造血指令”,就会导致:

红细胞减少

血红蛋白下降

出现乏力、气短、头晕、心跳快等贫血表现

简单说,肾性贫血不是血流失,而是“红细胞工厂罢工了”。

三、超9成透析患者都有肾性贫血!

权威研究指出:

一项系统综述发现,在透析前阶段(CKD 3~5期)中,约50%以上患者已有贫血倾向,而透析人群中肾性贫血发生率高达90%以上(Sakashita et al., 2019)。

血红蛋白低于110g/L,即符合肾性贫血诊断标准,女性患者更常见、进展更快(Wang & Yu, 2024)。

一句话总结:肾性贫血不是“吃亏吃穷”,而是“肾不给力”。

四、早发现、早治疗,肾和血都能保住!

✅ 出现以下情况,请主动筛查肾性贫血:

症状警示:乏力、心慌、头晕、面色差、爬楼气喘检查指标:

血红蛋白 <110g/L

同时合并肌酐升高、尿蛋白阳性

铁蛋白不足 or 铁利用率下降(需查铁三项)

治疗原则:

补铁(口服或静脉)

必要时用红细胞生成素(EPO)或新药(如HIF稳定剂)

透析患者需定期监测Hb,保持在110~120g/L为宜

提醒:不要自行“狂吃补血药”,需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

五、贫血只是“表象”,关键是“肾功能”在呼救

肾性贫血不是独立病,而是肾病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信号”。

作为医生,我最希望你早点识别这个信号,早点行动,别等到透析才后悔!

欢迎留言你的血红蛋白指标,我来帮你判断是否属于肾性贫血!

参考文献:

(Sakashita et al., 2019) – HIF稳定剂治疗肾性贫血的综述

(Wang & Yu, 2024) – CKD患者贫血的流行病学及治疗策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