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3月,蒋介石让邓锡侯从四川给胡宗南提供十万石军粮和十二万壮丁,邓锡侯回绝说:“四川在抗战期间提供了大量的粮食和壮丁,付出巨大牺牲。如今抗战胜利,再大肆征调,会失掉四川民心。” 对于蒋介石而言,他是不允许自己手底下有这种不听话的人的,对于蒋介石而言,国民党内部组织是他的一言堂。 任何对他有意见或者是不愿意服从他命令,甚至只是提出建议的手下,最终都会被蒋介石以各种理由清除。 也正因如此,当蒋介石让邓锡侯从四川给胡宗南提供食粮和壮丁被拒绝之后,蒋介石便怀恨在心,此后撤掉了他四川省主席职务。 对于邓锡侯来说,这无疑是让他寒心了,毕竟他在国民党内部那么多年,也算是为国民党立下过汗马功劳的,最后仅仅只是因为没有顺从蒋介石的意思就被撤了职。 心里面一方面是不服气的,另一方面也觉得心灰意冷,而蒋介石的这个举动,当时也让国民党内部不少将领,开始对蒋介石失去信心。 也是在蒋介石这一系列的操作之下。邓锡侯最终决定和蒋介石决裂,想要起义。而蒋介石因为自己的一系列操作早就已经失去民心,国民党内部早就乱作一团。 最终在多方起义,再加上共产党深得民心崛起,蒋介石也知道自己大势已去,最终只能灰溜溜的逃到台湾。 而邓锡侯此后也是为共产党所用,在1949年以后,曾经被重用担任过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和水利部长,还在四川地区做过政府副省长,当过全国人大代表。 其实回顾邓锡侯的出生,他年幼时家中十分贫寒,在八岁的时候母亲就撒手人寰了,不到十岁父亲也离开了,后续都是靠着舅舅舅母一家人生活。 贫穷出身的邓锡侯在看过当时清政府王朝的腐败无能之后,孙中山发起革命,他深受影响,认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要拯救国家就应当参与革命。 因此1906年他离开了家乡,到了成都,当时成都的陆军小学堂在招聘新生,他放弃了文人的身份,开始正式从武。此后讨袁护国战争爆发战争爆,他本人在战场上凭借着自己所学以及勇猛的表现一路升迁,走的也还算是比较顺的。 当年作为作为国民党将领,邓锡侯和我党也有过一些交锋,我党内部有不少领导人都曾经称赞过他在战争中的表现。 这样一个有才华有能力又肯吃苦的将领本身在军中完全可以拥有更高的职位,前途也当是不亮的,但是蒋介石上台之后对他一直都有所忌惮,此后更是无视他付出的汗马功劳,对他进行罢免。 邓锡侯在最后投入共产党的怀抱弃暗投明其实一切都是有迹可循,国民党的失败是多方因素造成的,不顾民众的利益,因此不得民心,无法得天下,在管理部下时又任人唯亲,不能按劳分配,因此军队也是一盘散沙,这样的国民党自然无论如何都赢不了。
1948年3月,蒋介石让邓锡侯从四川给胡宗南提供十万石军粮和十二万壮丁,邓锡侯回
波览历史
2024-07-14 14:49:32
0
阅读: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