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7年,唐玄宗李隆基怕儿子夺位,一天杀3个皇子,其中就有太子李瑛,为何李亨夺位

春秋谈国际说 2024-06-07 03:02:42

737年,唐玄宗李隆基怕儿子夺位,一天杀3个皇子,其中就有太子李瑛,为何李亨夺位他却欣然接受了呢?

唐玄宗李隆基虽然开创了开元盛世,但他为了夺取大位,架空了自己的父亲唐睿宗李旦,杀掉了自己的姑姑太平公主。

如果说这是为了大局着想,学习唐太宗李世民那也就算了,可后面的操作实在有点让人难以看懂。

开元25年,52岁的唐玄宗废杀了自己的三个儿子,他们分别是太子李瑛、光王李琚、鄂王李瑶。

后来唐玄宗甚至将自己的儿媳杨玉环召入宫中,这两件事成了唐玄宗一生都无法洗刷的污点。

即使后人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爱情再怎么美化,也无法抹灭他杀子夺儿媳的罪孽,那唐玄宗为啥要这么做呢?

如果说夺取杨玉环是贪图她的美色的话,那杀掉自己的三个亲儿子对唐玄宗又有什么好处呢?

其实,在杨玉环之前,唐玄宗有个非常受宠的妃子,那就是武惠妃。

算起来,武惠妃是唐玄宗的表妹,因此备受荣宠,同时武惠妃也是寿王李瑁的母亲,而寿王李瑁则是杨玉环的di一任丈夫。

武惠妃在世时一直希望把自己的儿子李瑁弄上太子的位置。

可当时的太子是李瑛,要想李瑁上位,就一定要把李瑛赶下台。

开元25年四月的某天,唐玄宗的宠妃武惠妃突然派人传唤太子李瑛,鄂王李瑶与光王李琚,说皇宫里有盗贼,让他们速来救驾。

李瑛带着两个弟弟及大舅子全副武装的进入宫廷,却和唐玄宗的人迎头碰上。

结果被直接逮捕,唐玄宗怒斥他们意图夺位。

原来,武惠妃在传唤李瑛等人进宫救驾的同时,也告诉了唐玄宗说太子李瑛意图夺位,已经披甲入宫了。

唐玄宗看到全副武装的兄弟三人信以为真,李瑛等人百口莫辩。

唐玄宗召来宰相,商量废太子之事,宰相张九龄坚决维护太子,认为太子夺位之事证据不足,不应该如此轻率。

唐玄宗心里烦闷,命令他们都退下,唯有李林甫留了下来。

此刻的李林甫对唐玄宗说:“陛下,废太子之事乃是陛下的家事,无需过问外人!”

也就是这句话决定了李瑛兄弟的命运,唐玄宗想想也是,这确实是自己的家事,于是马上废除了太子李瑛。

而且还觉得不解气,又下令把这兄弟三人全部处死。

唐玄宗一日杀三子,震惊世人,无论是大臣还是民间百姓,都纷纷为这三人可惜。

这事闹得确实挺大,将来一旦查出,武惠妃她家非得满门抄斩不可。

因此,武惠妃在惊吓当中得了重病,没多久也去世了,至于她的儿子李瑁,那就听天由命了。

武惠妃死后,李隆基后宫虽大,但是没有一个妃子让他满意。

有一次李隆基大宴群臣,他的儿子与儿媳都来敬酒,结果鬼迷心窍的李隆基一下子看上了儿子李瑁的妃子杨玉环。

李隆基按捺不住内心的悸动,他先将美貌绝伦的杨玉环和李瑁拆散,紧接着又安排杨玉环出家当了几年道士。

风头过后,李隆基就把杨玉环接入宫中,纳为了贵妃。

杨玉环因为艳丽,又精通音律歌舞,深得李隆基的欢心。

所以李隆基把杨玉环的姐妹们全部封赏,其族兄杨国忠也平步青云,做上了唐朝宰相。

因为李隆基对杨玉环的特殊宠爱,导致李隆基一改年轻时期的励精图治,他开始追求奢华的生活。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这些全部都是描述这时期的唐玄宗与杨玉环。

等到安禄山发起安史之乱后,昏庸的唐玄宗不但不反思,而且昏招迭出,后来连东都洛阳都丢了,紧接着首都长安也马上保不住了。

这时候唐玄宗竟然听从了杨国忠的建议,带着杨贵妃等人打算逃亡蜀地避难,结果士兵在太子李亨的授意下,在马嵬坡发动兵变,处死了杨国忠,逼死了杨贵妃。

等到“马嵬驿之变”平息后,百姓恳求唐玄宗留下主持大局,平定叛军。

谁料,唐玄宗贪生怕死,他觉得自己挡不住安禄山,如果留下来也是等于白白送死,于是唐玄宗让太子李亨留下,成为进剿安史之乱的核心人物。

唐玄宗一跑就相当于把大权交给了李亨。

当时李亨原本就掌握了一部分进军精锐,再加上被留下主持平叛,他很快就获得了拥戴。

多年后,李亨在灵武称帝。

史书描写李隆基得到消息后,心向往之,乐不自胜。

李隆基居然还说,多年前就想禅位给太子了,只是天下事繁,正好赶上安禄山作乱,一时没来得及。

后来,李亨靠着郭子仪与李光弼等人,还真从叛军手中收复了长安与洛阳,然后就派人到成都请唐玄宗回京。

李亨对唐玄宗传话说:“儿臣为了平定叛乱,做上皇上实乃无奈之举,等太上皇回京后,儿臣立马退居太子之位!”

其实李亨也不过是做个样子,在众人面前博个孝顺的名声。

谁知道唐玄宗听后赶紧对儿子李亨传话:“天下大位已定,父皇也不打算回去了,能在成都颐养天年就心满意足了。”

直到李亨收回还位的话后,唐玄宗才跑回长安。

当见到李亨后,唐玄宗当众说出了更好笑的一句话:“吾为天子不觉得贵重,如今当了天子的父皇,才真感觉贵重啊!”

这就是矛盾的唐玄宗,是个真正的戏精。

0 阅读:179
春秋谈国际说

春秋谈国际说

国际新闻发烧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