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关税捅刀中国!美高官前脚到,莫迪后脚递出“投名状”

推荐 04-22 阅读:91 评论:0

当地时间4月21日,路透社报道称,作为世界第二大粗钢生产国的印度,宣布对部分进口钢铁产品征收12%的临时关税,该政策自发布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200天。

印度钢铁部部长库马拉斯瓦米表示,此举意在保护国内钢铁制造商,帮助中小型企业缓解因进口激增所面临的压力。

相关数据显示,在2024/25年度,中国已成为印度第二大钢铁进口来源国,且印度在该年度连续第二年成为成品钢铁净进口国,不难看出,此次印度的关税措施主要针对的就是中国。

事实上,这并非印度首次针对中国钢铁产品设置贸易壁垒。早在 2024 年 9 月,印度财政部就已宣布,对从中国和越南进口的不锈钢焊接钢管征收 12%-30% 的关税,有效期长达 5 年。

当时就有专家指出,这类贸易限制虽能在短期内为本土企业提供一定保护,但从长远来看,却会削弱印度钢铁产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动力,阻碍其技术进步与管理优化。

在印度调整钢铁关税政策的同一时期,美国副总统万斯对印度展开了为期 4 天的访问。此次访问受到印度的高度重视,莫迪亲自接见万斯夫妇及其子女,印度还出动仪仗队、设置欢迎广告牌并实施交通管制。

白宫声明显示,双方在关税谈判方面 “取得重大进展”,并敲定了降低关税的 “路线图”,这是美国首次对印度松口,同意降低关税。双方还就国防、关键技术、能源合作以及地区和全球安全问题展开讨论。

美印此次互动背后各怀心思。对印度而言,美国发动“无差别关税战”后,对印度设定了26%的 “对等关税”。即便暂缓90天实施“对等关税”,仍保留了10%的基础关税。

印度期望借助万斯 “印度女婿” 的身份,说服美方取消这10%的关税,为此不惜承诺大幅降低对美关税,并加大从美国进口石油和天然气。

而美国急需在关税战中找到突破口,拉拢印度不仅能够扩大贸易规模、减少对中国制造业的依赖,还可通过加强安全合作,削弱中国在印太地区的影响力,进而实现 “孤立中国” 的战略目标。

美国近期更是以降低关税为诱饵,威逼各国在中美之间 “选边站”,妄图限制中国制造业和出口。

美国的这种行径完全是霸权主义的体现,为了自身利益,肆意破坏全球贸易秩序,将贸易问题政治化,胁迫其他国家成为其遏制中国发展的棋子。

而印度在此时选择配合美国,对中国钢铁产品加征关税,这种短视行为无疑是在破坏中印之间原本良好的贸易关系。

中国一直秉持着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与印度发展双边关系,积极推动 “龙象共舞” 的良好局面。

外交部长王毅也曾明确指出,中印作为重要邻国,应相互支持、密切合作,这才符合两国及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印度此番举动,显然违背了双方共同发展的初衷。

中国商务部也迅速在万斯访印当日发出警告,坚决反对任何国家以牺牲中方利益为代价与美国达成关税交易,并明确将采取反制措施以维护自身权益。从贸易数据来看,2024年中印贸易额达1277亿美元,印度从中国进口1135亿美元,对华出口143亿美元,贸易逆差992亿美元;

同年美印贸易额1292亿美元,印度对美国的贸易顺差是459亿美元。印度在电子产品、工业制成品和医药原料等诸多领域高度依赖中国进口,若一味跟随美国遏制中国,其自身经济必将遭受重创。

印度若想通过牺牲与中国的贸易关系来讨好美国,获取关税减免等利益,无疑是在冒险。美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信誉一直饱受质疑,此前与众多国家的贸易谈判中,时常出尔反尔。

印度期望从美国那里得到的承诺,未必能够真正兑现。而且,印度钢铁产业竞争力不足的根本问题,并非通过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就能解决,长期依赖这种保护措施,只会让印度钢铁产业更加缺乏创新和进步的动力。

在全球经济紧密相连的当下,美国试图通过贸易战、拉拢盟友围堵中国等手段来遏制中国发展,这种做法不仅无法得逞,还会对全球经济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而印度应认清形势,不要被美国的短期利益诱惑冲昏头脑,回归到与中国合作共赢的正确轨道上来。

否则,印度必将为其短视行为付出沉重代价,而中国有足够的能力和决心捍卫自身的合法权益,在这场贸易博弈中坚定地走自己的路,推动全球贸易朝着公平、公正、开放的方向发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