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被怀疑的穿越者!他曾经无数次组织疏散演练,最终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救下2300名师生!而任务结束后的他仅过3年就遗憾病逝。 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地面开始剧烈颤抖,2008年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四川汶川发生了8.0级特大地震,灾难来临的那一刻,安县桑枣中学的校长叶志平正在绵阳办事。 通讯中断,叶志平只能凭着直觉和经验判断学校遭遇了巨大灾难,他立即返回安县,一路上心情万分焦虑,作为校长,他最担心的就是学生的安全。 回到学校时,叶志平目睹了一幅让人震惊的景象:校园内八栋教学楼全部成了危楼,到处是断垣残壁。 但操场上,2300多名师生却整整齐齐地列队站立,无一人受伤,短短1分36秒,他们就完成了疏散,创造了一个奇迹。 叶志平激动得热泪盈眶,这个被后人亲切称为"史上最牛校长"的人,用十几年的艰辛付出,为学校和学生构筑起了生命的防线。 一座老旧的教学楼,曾是这所学校的心脏。它见证了一代又一代学子在这里求学、成长。然而,随着时间流逝,这栋建筑也日渐破旧,甚至出现了安全隐患。 这栋楼由于建造年代久远,加之当时建筑标准的缺失,质量堪忧。墙体坑洼不平,承重柱子偏离规范,甚至连楼板缝都填充了不合格的材料,它就像一个体弱多病的老人,随时可能倒下。 叶志平为了保证孩子的安全,决定对这个教学楼进行加固。然而,这件事可没那么简单。学校经费紧张,维修费用高昂。 面对重重阻力,叶志平咬紧牙关,不停的申请,一点点将经费申请了下来。他先是拆除了两侧那对"肿瘤"般的厕所楼,减轻了楼身的负担。 接下来就是治理楼板缝隙,将那些不合格的填料一一取出,重新灌注了牢固的混凝土,最关键的一步,是对那些承重柱子实施了手术,将原本过于纤细的柱子加固加厚,以承托这栋楼的重量。 一砖一瓦间,叶志平用执着,将这座摇摇欲坠的危楼重新打造成一座坚实安全的建筑。教学楼的安全问题解决了,但叶志平并未止步。 他意识到,在灾难来临时,师生的应急意识和疏散能力同样至关重要。 2003年,上级部门开始要求各学校加强校园安全意识,并定期进行紧急疏散演练。作为桑枣中学的校长,叶志平深知安全对孩子们的重要性。 于是,他亲自将上级的通知贯彻到了学校的方方面面,一份份详尽的校园安全细则应运而生,从学生的日常活动到紧急疏散,全部都有明确的规定。 在他的安排下,每当学生们课间操或用餐时,老师们都会分头在楼道拐角值守,以防发生意外,而班主任们,更是每晚都要逐个查看宿舍,确保学生们安然入睡后才能离开。 而紧急疏散演练,则是叶志平最为重视的一环,他亲自为每间教室、每个年级设计了疏散路线,规定了人流疏导的细节。哪怕是教室内学生的出来次序,也在他的精心部署之下。 有人曾私下对叶志平的"过分谨慎"表示怀疑,但他还是要继续下去。 在他看来,孩子们的安全胜于一切,绝不容有半点懈怠,于是,那些被认为"没必要"的细节,在他的坚持下一一得到了落实。 一年又一年,叶志平带领全校上下反复演练、不断完善,当大家已经习以为常时,那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发生了,而就是这一次次看似"多余"的演练,救下了全校师生的性命。 在他的眼中,校园绝不只是一堆冰冷的水泥建筑,而是一片承载着无数梦想的热土。因此,每一处细节都牵动着他的心。 校园里的绿化美化工作,无不出自他的亲力亲为,他会走遍每一个角落,仔细勘察哪里适合栽种什么,然后亲自安排落实。 来参观的人无不对校园的优美环境赞不绝口,称赞设计师的用心良苦,然而他们想不到的是,这一切竟全出自叶志平的安排。 有一次,学校的水井突然坏了,叶志平毅然守在那里整整一夜,身边人劝他回去歇息,但他斩钉截铁地回绝了。 从校园的每一寸绿地,到建筑的每一处细节,叶志平都用自己的汗水浇铸。他对校园的这份执着,已经超越了一名校长的职责,简直就是一种使命和信仰。 2011年6月27日,叶志平因突发脑溢血去世,终年57岁。 叶志平的离世让全国人民痛失一位教育事业的杰出工作者。但他用生命铸就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贡献。 一个小小的校长,在灾难来临时挺身而出;一个普通人,用执着和责任心书写了不平凡的人生。
史上最被怀疑的穿越者!他曾经无数次组织疏散演练,最终在2008年的汶川地震救下2
春秋谈国际说
2024-06-02 16:41:54
0
阅读:301
老城
先生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