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8年,雇主对79岁的住家保姆高玉清说:“您都这么大年纪了,不要做了,我们重

春秋谈国际说 2024-05-20 02:14:15

1998年,雇主对79岁的住家保姆高玉清说:“您都这么大年纪了,不要做了,我们重新找个保姆!”高玉清老人听后,哭着收拾行李就要离开。谁料,雇主笑着说:“高妈!我们不是赶你走!”

岁月悠悠,风雨飘摇。世间有太多沧桑身世,太多命运坎坷,却也不乏暖心的真情故事。 高玉清出生于1919年的四川农村,典型的贫穷家庭。

年少时嫁给了一位憨厚良善的丈夫,两人的婚姻一开始还算美满。

可好景不长,高玉清先是遭遇丈夫过劳去世的打击,接着两个儿子也相继离世。

身上更背负"克夫克子"的骂名,受到婆婆的冷遇和家人的排斥,最终沦为彻底的无依无靠。 当高玉清一心想寻死的时候,命运却为她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无意中得知当地县长在招保姆,高玉清临时起意前去应聘,最终被县长一家相中。

从此,她开始了在富贵人家做保姆的新生活。

起初不被重视的高玉清很快就赢得了雇主的信任和赏识。

她手艺了得,勤恳尽责,把县长家的生活打理得有条不紊。

更重要的是,高玉清把对儿女的挚爱无私地转移到了雇主的子女身上,把他们当做自己的亲生骨肉来疼爱教导。

好景复又被波折打断。文革运动中,县长夫妇遭冲击下岗,五个孩子无人照应。

就在所有人为接下来的生活发愁时,高玉清毅然决然地留在了孩子们身边,一个人孤军作战,拉扯他们长大。

日夜操劳,高玉清将这五个孩子精心呵护教养。

无微不至的照顾,殷切的叮嘱教诲,把孩子们培养成了品学兼优的好青年。

等到文革结束,县长夫妇回来后,无不为高玉清的贡献而感动流涕。

时光飞逝,高玉清也年过八旬。

一天,做了近40年保姆的她接到了一个决定性的消息——主人家将不再需要她做保姆。

对于这个无儿无女的高龄老人来说,听到这个消息就如同晴天霹雳,令她彷徨失措。

可就在她一筹莫展时,主人家儿子的一番话犹如明灯照亮了她的人生:他们决定安排新的保姆来照顾老人的晚年生活,好让高玉清从此后可以安享天伦,颐养天年。 如此动人的一幕,充分展现了高玉清与雇主家的深厚感情。

在那近40年的相伴相随里,他们早已不把彼此当作主仆,而是亲如家人。

高玉清用真心孺慕了这个家庭,主人家也真心把她当做亲人一样对待。

正如高玉清的传奇人生所示,人与人之间纵然无血缘关系,但只要用真心待人接物,就一定能在这个世界上结下诚挚而牢固的感情。

愿我们都能像高玉清和她的主人家一样,用真心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去播撒更多的爱与温暖,去珍惜彼此的真情。

0 阅读:324
春秋谈国际说

春秋谈国际说

国际新闻发烧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