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外长抵京当天中法联合亮剑 马克龙对美政策全面转向

国际 03-28 阅读:1078 评论:2

当法国外交部长巴罗的专机降落在北京首都机场时,中法两国同步发布联合声明,以"某些国家背离科学共识、破坏多边机制"的严厉措辞,直指特朗普政府的单边主义政策。这份措辞强硬的声明,恰逢特朗普签署行政令对所有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将美欧贸易战推向新高潮,也彻底击碎了马克龙"联美制华"的战略幻想。

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欧盟对美汽车出口额达620亿欧元,占其全球汽车出口总量的38%。新关税政策实施后,德国三大车企年度利润预计缩水23%,法国雷诺、标致雪铁龙将损失15亿美元。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中国汽车在美国市场份额仅占1.2%,早已适应了100%的惩罚性关税壁垒。这种非对称打击,迫使马克龙紧急调整外交战略,其3月初还在呼吁"欧洲应与美国共同应对中国挑战",如今已转为"必须捍卫多边贸易体系"。

声明中"坚定维护《巴黎协定》"的承诺,针对的是特朗普政府退出气候协定的现实;"反对将经贸问题政治化"的表述,暗合欧盟对美汽车关税的强烈抗议。

更关键的是,双方在俄乌冲突解决方案上达成共识,法国首次认可"冲突各方安全关切应被充分考虑"的中方立场。这种战略协同,使马克龙在欧盟内部获得抗衡东欧强硬派的外交筹码。

英国宣布2027年前将国防开支提升至GDP的2.5%,创冷战结束后最大增幅;欧盟通过8000亿欧元"重新武装欧洲"计划,重点强化网络战和快速反应部队建设。

这些举措与马克龙"欧洲战略自主"主张形成呼应,却也暴露其安全困境,既要应对俄乌冲突外溢风险,又需防范特朗普可能背弃北约承诺。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欧洲所所长张健指出:"当美国安全保障变得不可靠时,经贸合作就成为欧洲稳定的压舱石。"

尽管法国外长此行带来50人商贸代表团,并签署12项中小企业合作协议,但在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5G设备安全审查等核心议题上尚未展现实质性转变。值得关注的是,法国国民议会正在审议《关键矿产保障法案》,拟将中国在法锂矿投资份额限制在15%以下,这种"经济去风险"举措与战略合作宣言形成微妙对冲。

历史总是充满戏剧性转折,四年前马克龙在七国集团峰会上痛批"北约脑死亡",如今却在美欧同盟裂痕中寻求东方支撑。正如中法联合声明结尾所述:"基于共同利益的合作,才是应对全球挑战的正道。"当特朗普的关税大棒与北京会谈的碰杯声同时回荡,世界正见证百年变局中最具张力的战略重组。

网友评论

精彩评论
  • 2025-03-29 00:53:20

    两面三刀的高卢鸡不可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