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军火克虏伯家族兴衰史 唯一的女继承者
1902年,加农炮之王老克虏伯的富二代独子Friedrich Alfred Krupp去世,留下年仅16岁的女儿Bertha Krupp(贝莎 克虏伯)掌管克虏伯企业大旗的时候。
内心最煎熬的,想必是克虏伯家族的老朋友德皇威廉二世。
在钢铁直男威廉二世的心里,女人并不是克虏伯企业合适的领导人选。万一贝莎(Bertha Krupp)长大成人后出嫁,克虏伯落入他人之手,德国政府便无法对企业进行有效的控制,毕竟克虏伯提供着当时德国军队大部分的武器。这是威廉二世非常不愿意看到的景象。
于是,找到一个符合国家利益的人来娶贝莎从而对克虏伯企业进行控制,才是万全之策。经过精心挑选,比Bertha年长16岁的外交官Gustav von Bohlen und Halbach古斯塔夫 冯 博伦哈尔巴赫,成为了威廉二世最合适的人选。
古斯塔夫也算是一个名门之后,他是美国南北战争Henry Bohlen的外孙。在被威廉二世挑中之前,他是德国驻意大利罗马公使馆议员,他的早期的外交生涯带他游历了很多国家,甚至在他还到过中国和当时清朝的总理衙门有过接触。更重要的是,古斯塔夫和威廉二世有亲戚关系。但威廉二世对外宣传之所以看重古斯塔夫,更多的是因为他的忠诚和才干。1906年10月,在16岁就接管克虏伯的贝莎经过4年时光终于到了20岁。德国威廉二世当即下令,刚刚年满20岁的贝莎就和36岁的古斯塔夫在埃森的克虏伯庄园举行了盛大的婚礼,当时欧洲各大报社争相报道这一盛况。
威廉二世特意千里迢迢从柏林赶到埃森并以父亲的身份参加了婚礼,他在祝酒词里说到:“祝我亲爱的女儿,保持住整个克虏伯工厂已有的高效率,并继续向我们的日耳曼祖国提供在质量和性能方面让任何其他国家都无法企及的进攻性和防御武器!”
婚礼上威廉二世宣布,古斯塔夫Gustav von Bohlen und Halbach的名字准许使用Krupp的姓氏并改成Gustav Krupp von Bohlen und Halbach。随后,威廉二世将老克虏伯的规定以法律的形式明确了下来,规定以后历任克虏伯家族企业领导者必须冠以克虏伯的姓氏。于是,古斯塔夫和贝莎的孩子们的姓氏全都变成了Krupp von Bohlen und Halbach。
1909年,古斯塔夫正式进入克虏伯企业的管理层开始负责日常业务。从此,克虏伯企业的名义拥有者为克虏伯家族传人贝莎Bertha Krupp,而实际的领导者则是她的丈夫古斯塔夫Gustav。古斯塔夫兢兢业业地管理着庞大的克虏伯家族产业,秉承着克虏伯的优良传统,他管理着克虏伯长达三十多年并继续不断壮大克虏伯一直到1943年。在那段岁月里,克虏伯家族生产的武器几乎无人能敌。他们还以贝莎的名字命名了一种重型炮的名字,大贝莎炮。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希特勒的重新武装德国并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过程中,古斯塔夫和他领导下的克虏伯工业集团起了重要的作用。就凭他们先后两次在克虏伯家族继承人的问题上立法的事情上来看,克虏伯家族的地位在当时德国民众的眼中丝毫不逊于任何皇亲国戚。1943年,二战中的欧洲战场已进入白热化,而古斯塔夫已经七十多岁高龄了,所以他和贝莎决定将克虏伯企业移交给自己的长子,Alfried Krupp von Bohlen und Halbach。
而此时克虏伯作为德军武器的主要供应商权力交接绝对不能有丝毫闪失,于是当时最高统治者希特勒颁布了一道专门的法令Lex Krupp克虏伯继承法,将克虏伯家族遗产的继承立法制定了一个更加严苛的要求。因为这个法律,Alfried Krupp von Bohlen und Halbach及后代将会是克虏伯企业的唯一拥有者并继承克虏伯企业所有财产,也就是说他是贝莎和古斯塔夫七个子女中,他被立法确定惟一有资格使用克虏伯姓氏的人,而他的其他弟弟妹妹及其后代无权拥有克虏伯的姓氏和财产。然而,命运造化弄人,纳粹政府颁布的克虏伯继承法,在二战结束后依旧有效,为克虏伯家族的衰亡,埋下了一颗定时炸弹。1957年,年迈的贝莎在埃森逝世。
作为克虏伯的传人,她并没有管理过克虏伯。作为一个女孩,她没有选择过自己的丈夫。作为一个妻子,她坚定地支持了丈夫的工作。作为一个母亲,她平稳地移交了自己的权力。她可以成为任何人,别人想要她成为的那种人,她却无法做一次贝莎。
她经历了父亲离奇逝世后的家族低谷,也感受了德皇威廉二世的眷顾。她看着克虏伯重新一点点壮大,也看着一战德国失败后的克虏伯被限制被束缚。她亲手送自己的孩子去战场效力,也目睹着儿子在二战之后作为战犯被投入监狱。无论是她的父亲,还是她自己,或者是她的儿子,克虏伯这个姓氏象征着荣誉,也带来了巨大的责任,每个克虏伯都为此付出了代价。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