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芳雨:42岁依然神勇,三分球震撼全明星,球场上说话比啥都强
朱芳雨这个人总是让我想起打球特别厉害的那种运动员,虽然他退役很久了但是还是能在球场上秀操作,就像是那种技术刻在骨子里的人一样,根本忘不掉也不会退化,反正就是很猛。
朱芳雨爱数字8,我也不知道为啥,可能觉得这个数字顺眼吧,国家队和广东队他都穿8号球衣,溜就像是邻居家的大哥哥一样,总是能看到他在电视上飚三分球。
他在广东打了18年,拿了8个总冠军,这个成绩放在现在真是太吓人了,我记得易建联回国之后也没拿这么多冠军,而且他还4次拿总决赛MVP,那时候广东队简直就是CBA的统治者,看比赛都没啥悬念,知道肯定是广东赢。
不得不说朱芳雨身高不算特别高,在篮球场上属于中等身材,但就是能拿这么多冠军,可能是因为他技术特别扎实,尤其是三分球,真的是只要有一点点空间,他就能把球投进去。
我记得有段时间广东队特别厉害,杜锋、王仕鹏、朱芳雨这些人组合在一起,简直就是无敌,后来加上易建联更是强得不行,CBA其他队伍看到广东队可能都怕了。
朱芳雨应该是中国篮球史上最强的小前锋之一,不仅得分能力强,关键球也敢于站出来,记得有很多次比赛最后时刻都是他来投三分定胜负,胆子真的很大。
在国内职业联赛打了这么多年,朱芳雨成为了CBA第一个万分先生,这个成就真的很了不起,说明他不仅巅峰期强,而且保持了很长时间的稳定发挥,不是那种打几年就退役的球员。
15次入选全明星,这个数字可能至今无人能破,想想看现在有哪个球员能在CBA打这么久还保持这么高水平,真的是越来越少了,现在的年轻球员好像都没有这种坚持不懈的劲头。
2010年中国队跟巴西队打热身赛,张庆鹏被对手撞倒在地,然后场上就乱成一团,双方球员开始互相推搡甚至打架,这种场面在篮球比赛中真的很少见,尤其是国家队比赛。
朱芳雨当时穿着8号球衣,看到队友被撞倒,二话不说就冲上去了,现场视频显示他挥拳很猛,打出友们看了都说他勇猛,保护队友的样子真的很帅气。
我觉得朱芳雨这个人性格可能比较暴躁,场上脾气有点大,不然也不会那么快就冲上去打架,但这种性格在篮球场上其实挺加分的,队友被欺负了敢站出来,这种兄弟义气让人尊敬。
那一战之后很多中国球迷都对朱芳雨刮目相看,原来这个看起来主要靠技术吃饭的球员,关键时刻还这么有血性,不怕跟外国人干架,这种精神现在好像在年轻球员身上看不太到了。
我一直觉得那次打架事件挺有意思的,后来网上流传的视频都把朱芳雨的出拳剪辑出来单独做成表情包,变起来真的很搞笑,但也很霸气。
或许正是因为这种性格,朱芳雨在场上总是不怕硬仗,敢打敢拼,2008年奥运会面对科比、詹姆斯那样的超级球星,他也敢于去投三分,不会因为对手强大就畏手畏脚。
打架事件之后朱芳雨的人气反而上升了,因为球迷喜欢这种有血性的球员,不是那种软软的只会打球不敢冲突的类型,这让他在广东队和国家队的地位更加稳固。
想起来那次打架也挺危险的,如果处理不好,国际篮联可能会对球员进行处罚,不过幸好最后没什么严重后果,朱芳雨也没因此被禁赛,否则可能会影响到他的职业生涯。
今年的CBA全明星赛上,朱芳雨和老队友张庆鹏分别代表南北区明星队进行三分大赛对决,这个安排真的很巧妙,勾起了球迷们的回忆,两人当年在国家队可是黄金搭档。
朱芳雨退役都8年了,竟然穿着休闲装,连热身都没怎么做就上场了,看起来很随意,就好像是来玩儿的,结果投篮成绩竟然是13投11中,这命中率太恐怖了。
他的表现直接让现役球员都惊呆了,有些人可能想:我天天训练都投不进这么多,一个退役8年的老将怎么这么准?这种反差真的挺打脸的,也说明朱芳雨的基本功有多扎实。
20年前朱芳雨就在全明星三分大赛上投出了25分,拿到冠军,这个纪录至今没人打破,足见他在三分线外的统治力有多强,简直就是中国版的库里,只不过那个年代三分球还没有现在这么流行。
我记得现场解说员看到朱芳雨的表现都惊讶得不行,连说这真是传奇,一位42岁的退役球员竟然还能保持这样的手感和稳定性,这种天赋和努力的结合才能创造奇迹。
朱芳雨仿佛天生就是为了投三分而生的,无论过去多少年,他站在三分线外的自信和稳定都没有改变,这种球员真的很少见,就像一瓶陈年老酒,越来越有味道。
全明星赛后很多球迷在网上讨论,说现在的年轻球员应该向朱芳雨学习,不仅学习他的技术,更要学习他的那种专注和坚持,能把一项技能练到极致的职业态度。
想起来有点讽刺,一个退役多年的球员比现役国手投篮还准,这多少反映出了一些问题,是不是现在的年轻球员训练不够刻苦?还是说天赋真的差太多?这些问题值得篮球圈反思。
2008年北京奥运会是中国体育史上的一个重要时刻,中国男篮小组赛遇到了梦十队,那支美国队简直是星光熠熠,科比、詹姆斯、韦德、安东尼,全是NBA顶级球星。
朱芳雨面对这样强大的对手,三分球竟然3投3中,拿下11分,这种表现真的很了不起,能在世界最强球队面前保持这样的命中率,说明他的心理素质和技术都达到了很高水平。
赛后有记者问朱芳雨怎么面对詹姆斯这样的超级巨星,他说打不过也要干啊,不能因为对手是詹姆斯就躲着走,这种态度真的很可爱,也很有血性,不怯场不畏惧,就是打球。
我一直觉得这种精神比技术更可贵,因为技术是可以通过训练提高的,但这种面对强敌也不怯场的心态却很难培养,这可能也是朱芳雨能成为顶级球员的重要原因之一。
虽然那场比赛中国队输了,但朱芳雨的表现赢得了尊重,就连美国队员都对他刮目相看,不得不承认这个小个子中国球员的三分球真的很准,值得重点防守。
北京奥运会对朱芳雨来说可能是国际赛场上最高光的时刻,在家门口打奥运会,面对世界最强的对手,他没有怯场,而是展现出了自己最好的状态,这种精神真的很难得。
朱芳雨在国家队的表现也得到了国际认可,有一次中国队打伊朗,对方主教练提到了三名最值得警惕的中国球员,除了姚明和王治郅,另一个就是朱芳雨,说那个8号三分特别准。
能被对手教练专门点名,这是对球员能力的认可,在那个年代,中国男篮有姚明这样的超级球星,朱芳雨还能被对手特别提及,说明他的威胁程度有多高。
朱芳雨退役后,丁彦雨航接过了国家队8号球衣,他说选择8号就是为了致敬朱芳雨,因为在他心目中,朱芳雨是中国男篮最强的三号位,这种传承真的很有意义。
丁彦雨航虽然打法和朱芳雨不太一样,但两人都是场上的得分点,担任小前锋的角色,丁彦雨航更多是靠身体和突破得分,而朱芳雨则是依靠三分球和中距离。
这种球衣号码的传承在中国篮球中并不多见,很多时候大家选择号码都是按照自己的喜好,能够明确表示是为了致敬前辈,这说明朱芳雨在中国篮球界的影响力有多大。
不过遗憾的是丁彦雨航后来去了NBA发展联盟,他的国家队生涯也不算特别成功,没能像朱芳雨那样长期稳定地为国效力,这可能也说明朱芳雨的成就有多难以超越。
如今中国男篮的3号位一直是个问题,没有特别出色的球员能够稳定担任这个位置,回想起朱芳雨当年的风采,就更显得现在的人才断层有多严重。
朱芳雨留下的不仅是8号球衣的传奇,还有他那种拼搏精神和专业态度,能够在一个位置上坚持这么多年,并且保持高水平,这种职业素养是任何球员都应该学习的。
即使现在,朱芳雨退役多年,但他的名字仍然被球迷们经常提起,特别是在讨论中国最好的射手时,朱芳雨永远是绕不开的人物,这就是传奇的力量。
我觉得致敬一个球员最好的方式不是简单地穿上他的球衣号码,而是传承他的精神和态度,这可能也是朱芳雨希望看到的,希望更多年轻球员能向他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
退役后的朱芳雨成为了广东宏远的总经理,从球员到管理层的转变对任何人来说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不知道他能否像打球时那样出色,但至少他了解球员的需求。
朱芳雨作为总经理最大的优势可能就是他深知篮球的各个方面,毕竟在场上打了这么多年,对比赛、训练、球员心理都有深刻理解,这些经验在管理工作中肯定很有帮助。
但管理和打球是两回事,需要不同的能力和思维方式,朱芳雨能否适应这种角色转换,可能还需要时间来证明,不过以他的性格来看,应该不会轻易放弃或者做得马马虎虎。
有些优秀球员退役后做教练或管理并不成功,因为他们可能把自己的标准强加给普通球员,但朱芳雨比较聪明,应该能够理解每个球员的不同,知道如何因材施教。
广东队在他担任总经理期间依然保持着相当的竞争力,虽然没有以前那么统治CBA了,但仍然是联盟强队,这说明他的管理工作至少没有拖后腿。
从芳雨的外号变化也反映出他角色的转变,不再是场上的射手,而是场下的管理者,但无论什么身份,他对篮球的热爱似乎从未改变。
总经理这个职位需要处理很多复杂的事务,包括球员交易、合同谈判、预算管理等等,对于刚退役的球员来说有很大挑战,但朱芳雨似乎适应得还不错。
我很好奇朱芳雨作为总经理会不会亲自下场指导球员投篮,毕竟他的三分球技术放在今天依然是顶尖水平,如果能把这种技术传授给年轻球员,对广东队肯定有很大帮助。
看到42岁的朱芳雨还能在全明星赛上投出那么高的命中率,不禁让人思考:现在的年轻球员为什么没有这种水平?是训练方法出了问题,还是他们不够努力?
很多球迷认为现在的年轻球老一辈那种吃苦耐劳的精神,训练不够刻苦,比赛不够拼命,所以技术进步不明显,这种观点可能有一定道理。
但也有人说现在的训练环境和条件比以前好太多了,年轻球员没有理由不如前辈,可能是缺乏那种刻苦钻研的精神,或者是现在的诱惑太多,不能专注于篮球。
朱芳雨能在退役多年后保持如此高的水平,说明他可能一直没有放弃训练,即使不打比赛了,也会保持投篮的感觉和状态,这种职业精神真的很让人敬佩。
我记得姚明曾经说过,中国篮球的问题是青训体系不够完善,很多球员基本功不扎实,这种观点从朱芳雨的例子上似乎得到了印证,老球员的基本功比年轻人还稳。
可能朱芳雨那一代球员没有那么多干扰因素,可以全身心投入篮球训练,而现在的年轻人面临更多社交媒体、游戏等诱惑,难以保持长时间的专注。
另一个原因可能是,朱芳雨那个年代更注重个人技术的培养,而现在更强调整体战术和身体素质,导致像三分球这样的精准技术反而被忽视了。
无论如何,现在的年轻球员应该从朱芳雨身上学习那种永不满足、不断精进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真正的篮球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