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加拉猫应激训练,陌生人接触法,家养社会化,性格更稳定
孟加拉猫,这是一种极具特色的猫咪品种。它有着独特的外貌,身材矫健且肌肉发达,毛发短而密,像豹纹一样的斑纹让它们看起来野性又迷人。孟加拉猫的性格通常比较活泼、聪明,但也正因为其聪明和敏感的特性,在饲养过程中容易出现应激反应。
在家养场景中,很多主人都遇到过这样的痛点。比如说,邻居家的孟加拉猫,主人平时忙于工作,没怎么进行社会化训练,家里一有陌生人来,猫就吓得躲起来,甚至出现乱抓乱咬的情况。这对于主人来说很头疼,好好的宠物,却不能友好地面对来客。而且在南方湿热地区,猫咪的情绪可能更容易受到影响,天气一热,它就更没耐心应对陌生人。在北方干冷环境,虽然猫咪可能不那么容易因为热而烦躁,但长时间的室内单调生活,也容易出现应激问题。
像我认识的网友小李,他就养了一只孟加拉猫。刚开始的时候,只要家里来客人,这只猫就像个小刺猬一样,毛发竖起,嘴里发出低吼声。小李意识到必须要对猫咪进行训练了。他开始进行陌生人接触法训练。他从每天安排亲戚来家做客开始,先让亲戚在门口待一会儿,给猫咪一些小零食,习惯陌生人在家门口的存在。大概坚持了半个月,大概20天左右的时候,猫咪对亲戚在门口已经没有那么抵触了。
然后小李慢慢增加难度,让亲戚进入客厅,但坐在离猫咪比较远的地方,还是给零食。这个时候,大概又过了半个月。再之后,亲戚慢慢靠近猫咪,只要猫咪没有表现出特别害怕的样子,就继续给零食。总共经过了大概2个月的时间,这只孟加拉猫就能比较平静地面对陌生的客人了。
对于孟加拉猫的性格稳定训练,时间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在第一个月,主要是让猫咪适应一些简单的陌生人出现场景,像刚刚说的门口停留这种。到了第二个月,随着猫咪对基础场景的适应,就可以增加陌生人进入的距离、靠近的速度等变化。大概3个月的时候,就可以有一些陌生人做一些简单的互动,比如轻轻抚摸猫咪等动作。这个过程就像培养一个小孩子适应社会一样,需要耐心和正确的方法。
在不同地区,孟加拉猫的家养情况也有差别。在南方的一些城市,比如广州,很多家庭阳台都种满了绿植。绿萝、吊兰这些常见的绿植就不说了,还有人会种一些比较冷门的银叶菊。在室内养着孟加拉猫的家庭里,如果室内有一些绿植,猫咪会更加放松。银叶菊的叶片独特,颜色清新的它在室内可以营造一种比较舒适的环境,对于猫咪舒缓情绪有一定帮助。而在北方的城市,像哈尔滨,室内供暖使得干燥成了一个问题。这时候,空气凤梨这种不需要太多水分的绿植就可以在家里养着,孟加拉猫在里面穿梭玩耍的时候,也许会感觉更舒服一些。还有像鹿角蕨,它独特的外形也能为家里增添不少生机,在这样的环境下,孟加拉猫更容易接受陌生人。
而且,在养殖过程中,训练的方式也需要根据环境来调整。在一个比较宽敞的农场里养孟加拉猫,空间大,猫咪可以有更多探索的机会。如果从小的时候就对它进行社会化训练,让它接触农场里不同的人,比如来帮忙的农夫、来参观的游客等,它在这种开放的环境下会更勇敢。但如果是在一个小公寓里家养,就需要主人更有计划地安排训练场景。
我自己曾经在网上看到一个养殖场的故事。这个养殖场在山东,主要养殖各种宠物猫,其中孟加拉猫占了一部分。养殖场的老板发现,单纯地让孟加拉猫在养殖场里自生自灭或者只有固定的饲养员接触,猫咪的性格差异很大。那些只被固定饲养员照顾的猫咪,在面对新面孔的时候往往更害怕。于是他开始改变策略,让员工们轮流和猫咪互动,每天安排一些时间,让不同的员工拿着猫咪喜欢的小玩具和食物进来和猫咪玩。大概过了3年的时间,整个养殖场的孟加拉猫对外来人员的接受度就非常高了。而且在养殖场的院子里,种了一些竹子,虽然竹子对于孟加拉猫来说不能吃,但它为猫咪提供了一个可以观察外面世界的小空间,在这个环境里长大的孟加拉猫似乎更加胆大一些。
再来说说南方地区的家养情况。在四川成都,那里的人们生活节奏比较悠闲。有位猫主人,他家养了一只孟加拉猫。成都的气候不算特别极端,冬夏都有点湿漉漉的感觉。他发现猫咪特别喜欢在客厅的一个角落,那里他放了一盆文竹。文竹细长的叶子给人一种很柔和的感觉。主人在训练猫咪接受陌生人的时候,会让朋友先坐在离这个角落不远的地方玩这个角落的小摆件,而这个角落也是猫咪经常逗留的地方。大概过了一周左右,猫咪看到朋友坐在那里就不会跑开了,这就是利用环境来辅助训练的好办法。
在南方的一些山区,虽然可能家庭条件没有那么好,但是民间也有很多关于孟加拉猫饲养的小智慧。有一位住在山区的农民,他收养了一只孟加拉猫。当地没有什么高价的宠物用品,他就利用山上的资源。他发现有一种当地的野草,有点像小葱,猫咪特别喜欢闻这个味道。他就把这个野草放在他家门口。当有陌生人来的时候,他就先拿着这个野草在门口晃悠,猫咪闻到熟悉的味道,再看到门口的陌生人,就不会像之前那样害怕得立刻躲起来。这大概经过了一个多月的时间,陌生人进家门猫咪都不会躲了。
在城市里,孟加拉猫的家庭养殖也有不少学问。比如在上海,有些公寓楼里养孟加拉猫的家庭会发现,猫咪有时候会因为外面施工的声音或者邻居家装修而变得焦躁不安。这时候,如果能在室内种上一盆龟背竹,龟背竹宽大的叶子可以起到一定的隔音和舒缓情绪的作用。而且在训练猫咪接受陌生人的时候,可以利用这个环境。比如请朋友带着龟背竹相关的小饰品,如小龟背竹形状的挂件,先让猫咪闻一闻,然后再让朋友出现,这样循序渐进的训练,经过2个月的时间左右,猫咪对陌生人就会比较平和了。
在孟加拉猫的成长过程中,从幼猫时期就开始进行社会化训练是非常关键的。幼猫就像一张白纸,它们更容易接受新的环境和人。一只在3个月大的时候就开始接触陌生人的孟加拉猫,会比一岁以上才开始训练的猫更容易接受陌生人。就像在一个养猫的朋友圈分享的例子一样,一只3个月大的孟加拉猫主人每天都会带它到小区的花园里,让它在花园里和其他宠物或者人接触,但是注意保持一定的距离。大概过了3个月的时间,这只小猫长大后就可以很自然地和陌生人相处了。
在北方一些气候比较寒冷的地区,比如东北,室内空间相对比较封闭,空气不是很流通。如果养孟加拉猫,室内的空气质量可能会影响猫咪的情绪。这时候种一些像虎皮兰这样的绿植就很好,它可以净化空气。而且在训练猫咪接受陌生人的时候,因为室内空间有限,可以利用虎皮兰来划分不同的训练区域。比如,先让陌生人坐在有虎皮兰的一个小区域里,给猫咪一些好处,逐渐扩大这个区域的范围,经过大概2 - 3个月的时间,猫咪就能适应陌生人进入家里不同的空间了。
在孟加拉猫的家养社会化训练中,主人还需要注意观察猫咪的情绪。有时候,猫咪可能表面上看似接受了陌生人,但是实际上内心还是害怕的。比如有一个猫主人,他觉得自己的孟加拉猫已经可以接受邻居来家里玩了,但是有一次邻居不经意间靠近猫咪,猫咪突然就炸毛了。这就是主人没有完全判断准确猫咪的状态。所以主人在这个过程中要细心观察猫咪的耳朵、尾巴、毛发等部位的状态。耳朵向后贴、尾巴翘起或者毛发炸起都是猫咪不太舒服或者害怕的表现。
孟加拉猫在不同的养殖场景下,对陌生人的接受能力差异很大。在农场这种相对自由开放的环境下成长的孟加拉猫,可能比在城市公寓里家养的猫咪更容易适应陌生人。但是对于城市家养的孟加拉猫,如果主人能够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训练,也能让它性格稳定,友好地对待陌生人。而且在不同地区,利用当地的绿植来辅助训练也是个很不错的办法。无论是南方湿热地区还是北方干冷地区,都有适合当地环境的绿植可以用来调节猫咪的情绪,让它更好地接受陌生人。
孟加拉猫的应激训练、陌生人接触法、家养社会化的过程是一个漫长而需要耐心的过程。这不仅考验主人对猫咪性格的了解,也考验主人对环境的利用和把握能力。不同地区有不同的环境特点,不同年份也可能有不同的气候状况,每只猫咪的成长情况也不尽相同,那么在孟加拉猫的饲养过程中,你认为最关键的是哪个环节呢?是训练方法,还是环境因素,亦或是猫咪自身的个体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