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新版《白雪公主》翻车记:当政治正确摧毁童年童话

推荐 03-21 阅读:1 评论:0

迪士尼这次真人版《白雪公主》简直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巅峰之作!本以为能重温童年经典,结果看完直接血压飙升到需要吸氧——这哪是白雪公主,分明是"黑雪公主"翻车记!

先说说这选角,导演怕不是从《饥饿游戏》片场直接拉人过来?拉丁裔女主瑞秋·泽格勒的皮肤色号,跟"白"字中间隔着十个莫桑比克海峡。更绝的是官方强行洗白:白雪公主不再因为皮肤白得名,而是因为出生时下大雪?好家伙,按这个逻辑,灰姑娘是不是得改名"煤灰姑娘"?

最离谱的是王后选角。盖尔·加朵往那儿一站,直接让"恶毒后妈嫉妒美貌"的设定原地崩塌。网友神评:"建议王后每天照魔镜时放《Victory》当BGM,毕竟她才是真·全片最美输出!"

这版改编完美诠释了什么叫"既要又要"。一边要搞政治正确,小矮人用CGI特效代替侏儒演员;一边要恰情怀钱,预告片里疯狂cue童年回忆。结果搞出个四不像——特效场景看起来像《巴啦啦小魔仙》片场,公主人设从傻白甜变成大女主,但演技却还停留在"美式夸张.jpg"阶段。

最骚的操作是女主本人对原著的diss。泽格勒小姐姐直言"害怕原版动画",声称要"彻底重构女性叙事"。家人们,咱就是说,要搞女权大旗能不能自己原创剧本?非得踩着经典IP上位,这跟把《蒙娜丽莎》改成赛博朋克风有什么区别?

国内观众这次也不买账了。点映票房60万看似热闹,但三分之一是博主去拍吐槽素材,三分之一是抱着"看看能有多烂"的猎奇心理,剩下的才是真爱粉交的"智商税"。有网友精准吐槽:"这电影就像巧克力味的粑粑,包装再精美也是骗钱!"

最讽刺的是某游戏媒体硬是给这部2分烂片打出7分,还尬吹"十年最佳改编"。结果评论区直接沦陷,网友集体表演"大家快来看小丑"。这种恰烂钱吃到连演都不演的操作,简直是媒体界的《逐梦演艺圈》。

说到底,经典改编不是免死金牌。观众愿意为情怀买单,但前提是创作者得尊重情怀。《小美人鱼》至少还保留了人鱼设定,这部直接把白雪公主改成"拉美劳工",王后美过公主,小矮人变成CG产物——这哪是改编,这是把童话骨灰盒都扬了!

奉劝迪士尼一句:想搞政治正确就去开发新IP,别霍霍童年回忆了。下次再拍真人版,建议直接改名《黑凤凰与棕雪公主:魔镜别尬吹》,至少观众还能图个乐呵。现在这种情况,怕是连魔镜都要连夜辞职:"这活谁爱干谁干,本镜只说大实话!"

 

最后灵魂拷问:你会为这部"创新"到亲妈都不认的《白雪公主》买单吗?评论区蹲个勇士观后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