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山区“扁担驿站”上线,便民生活一键开启!

推荐 04-27 阅读:3 评论:0

“一根扁担两个篓,肩挑货担绕山走”40年代大山深处,干部职工用“一根扁担”在羊肠小道上蹚出了服务“三农”的生命线。如今君山区许市镇打造的“扁担驿站”,正以数字化服务网络替代竹木扁担,用“云货郎”新姿态延续着“一心为民、真抓实干、创新突破”的“扁担精神”——变的是载体形态,不变的是党群连心的精神血脉。

“扁担驿站”架起多元服务“综合站”

许市镇柿树岭村,这个青山环抱、常住人口达2863人的小村庄,距离许市集镇中心近十公里。随着乡村振兴的推进,村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新的生活需求也随之而来。“我们要办理一些基本的银行业务或者取快递,往往要走一个多小时到大马路上搭车到集镇上,来回很不便利,得花个大半天的时间。”村民颜甫成说。

民有所呼,必有所应。许市镇负责人在走访中了解到村民的诉求后,迅速行动。他组织柿树岭村支两委和镇干部座谈,共同商议解决方案。大家将目光投向村部一楼60平方米的闲置房间,决定打造一个多功能综合服务驿站——“扁担驿站”。

说干就干,一场为村民谋便利的行动迅速展开。镇领导干部深入了解群众需求,与供销、交通、快递物流、银行、保险等部门和第三方公司深入洽谈,引入相关服务。村支两委则着手驿站的装修布置、设备安装,村干部们还纷纷认领服务项目,下班后积极学习业务知识,干劲十足。在君山区委组织部、君山区供销合作联社的共同指导下,仅仅一个月,“扁担驿站”便正式成立并投入运营。农村商业银行金融服务、客货邮寄递业务、农资供销、太平洋保险等服务一应俱全,一个功能丰富的农村综合服务站在柿树岭村闪亮登场。

“我们现在不仅仅是村干部,还有了另一重身份,有银行业务代办员,有快递业务代办员,保险业务代办员等等,大家都干劲十足,下班后还在学习业务工作。”柿树岭村相关负责人说。

“扁担驿站”托起暖心生活“幸福梦”

四月的微风中,客货邮公交车将村民们的快递统一配送至驿站,村民们无需出村就能轻松取件。干净明亮的扁担驿站里,快递件整齐摆放,前来取件的村民杨丽感慨道:“现在真的方便,我们收寄快递都不用出村了。”

除了基本的快递取件等服务事项,“扁担驿站”还设置了“有事找驿站,全程帮代办”模式。村里颜永直夫妇俩便享受到了这一模式的便利。今年68岁的颜嗲嗲多年前因意外导致瘫痪在床,照顾他的重担落在了身体也不是很好的妻子易奶奶身上。远在长沙打工的女儿颜焱斌记挂老人,常常想给老人网购一些生活用品和食品,由于老两口腿脚不便,很难去镇上一趟,只能作罢。负责快递业务的柿树岭村干部熊艳辉获悉此事后,积极主动联系对方,在快递抵达驿站后,第一时间送到了颜嗲嗲家中。握着熊艳的手,易奶奶由衷说道:“没想到驿站帮了我们这么大的忙,真的太感谢了。”

“扁担驿站”筑起金融惠民的“便民桥”

扁担一头挑起了殷殷民生期盼,另一头挑的是拳拳为民情怀。在岳阳市农村商业银行的支持和帮助下,扁担驿站还配备了最新的移动式智能化设备,极大方便了乡亲办理业务。

“现在取个钱,在驿站几分钟就办好了,和镇上的银行一样,真是方便多了。”村民周明华介绍,自从有了扁担驿站,很多群众都成了“常客”,尤其是每个月退休金发放的那几天,爷爷奶奶们便会“组队”来驿站,也不用再走到大马路后搭车去镇上的银行了。服务性强、人情味浓,这是村民对“扁担驿站”最直观的感受。取完款后,大家都喜欢在驿站里坐一坐,喝两杯茶水,歇歇脚、聊聊天。

在办理存取款业务的同时,村干部、银行业务代办员颜学仕还会给大家普及金融知识,确保农户对优惠政策“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春耕备耕是咱们农户一年中的大事,资金需求急、时间紧,没想到驿站还能提供一对一的帮助指导,让我们更了解相关政策,真是解决了我的燃眉之急!”种粮大户吴新华在咨询小额贷款业务后满意地说。

君山区许市镇针对乡镇地域广阔、村落分散、群众办事不便的问题,在党群服务中心嵌入“一点多能”的扁担驿站,以“党建+”模式共建共享,既盘活了村部闲置资源、筑牢了基层治理坚固堡垒,也提升了服务温度,打通了便民服务“最后一米”,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进一步转化成了服务群众的实践优势,实现了党群服务零距离的有益探索。

来源|君山区委组织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