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筑梦师》亮相上海图书馆东馆,探索元宇宙世界
随着上海图书馆东馆正式开馆,上海市民满足文化需求又多了一处新选择。近日,上海图书馆东馆联合紫焰小说、科幻苹果核协会、上海浦东新区科幻协会,共同举办了《明日筑梦师》新书分享会,以“元宇宙视角下的未来艺术”为题,与读者共同探索元宇宙世界、畅享未来文娱生活。
《明日筑梦师》是90后实力派新锐科幻作家洛蕾的代表作,同时身为词作人、人文艺术博主的洛蕾,也将她对于人文艺术的理解写进了《明日筑梦师》当中。
《明日筑梦师》的故事发生在希区柯克诞辰160周年之际,忆影版《蝴蝶梦》即将上映。忆影是小说中出现在未来的一种电影模式,观赏一部忆影,观众便会多出一段真假难辨的记忆:童年遗憾会被弥补、年少青春不再平淡,这种让人能够拥有双重经历的体验,犹如“元宇宙”一样,带给读者脑洞大开的阅读新乐趣。
在上海图书馆东馆《明日筑梦师》分享会现场,作者洛蕾与应邀出席嘉宾上海浦东新区科幻协会会长、著名科幻小说译者顾备,科幻苹果核协会创始人、知名科幻文学评论家丁丁虫,科幻作家雷龙等围绕“元宇宙”与“未来艺术”话题,从各自的角度展开圆桌讨论,各种观点的碰撞、前沿科技知识的分享,以及独属于科幻作家的不羁想象,令在场读者鼓掌连连。
在分享会上,作者洛蕾详细为读者讲解了自己在创作《明日筑梦师》这部小说中,将对“元宇宙”应用融入于“未来电影”的科幻设定,探讨人工智能在绘画、围棋、写作等艺术领域的发展现状,并坦言,自己在书中所设想的AI辅助拍摄电影的技术,也许假以时日就会成为现实。
顾备重点向现场读者详细解释了“元宇宙”的概念,并着重分析国内外的区别。她认为,国外的“元宇宙”倾向于“数字文娱”等社交领域,国内则更侧重“数字经济”,以及民生上的应用。
丁丁虫也表达了他对于“元宇宙”的理解。由于“元宇宙”自带信息数据海洋,其与人工智能技术密不可分。或许未来,人工智能会成长到科幻小说中人类无法企及的程度,但是目前,不管是绘画AI或是智能客服等,依然是由人类去评判标准,在为人类服务的。
新书分享会结束之际,作者洛蕾专门为现场读者做《明日筑梦师》亲笔签名留念。上海图书馆副馆长徐强在新书分享会结束后表示,“元宇宙”是一个“时髦的话题”,这次《明日筑梦师》分享会主题新颖,契合广大读者群体对于新知识、新观点的需求。
《明日筑梦师》出品方紫焰小说介绍,“元宇宙”是当下人们对未来科技的创新与想象,作者洛蕾在《明日筑梦师》第一部中通过元宇宙想象未来电影,在后续的作品中,还将为读者呈现元宇宙视角下的未来音乐和未来绘画,带领读者继续探索未来故事、畅想未来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