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祖孙三代人努力,建立西晋,被赵王司马伦终结
266年,司马炎建立西晋,司马家成为赢家。天下分三国,曹操、孙权、刘备奋斗了一生,让司马家摘了桃子,天下重新统一,但很短暂。
239年,魏明帝曹叡驾崩,曹芳继位,曹爽、司马懿辅政。司马懿为了夺取权力,假装身体不舒服,欺骗曹爽,用10年时间积蓄力量,在249年的高平陵事变中中成为赢家。
高平陵事变,司马家掌握朝政,司马懿、司马师、司马昭父子又相继平定了淮南三次叛乱,牢牢控制了大权。266年,司马炎建立晋朝,祖孙三代人的努力,终于有了结果。
西晋建立,司马懿功劳最大,儿子司马师、司马昭也很厉害,孙子司马炎顺利摘桃。谁知,司马懿的第九个儿子赵王司马伦,凭借自己的无知与贪婪,葬送了父亲打下的基业。
司马伦,司马懿的小儿子,排行第九,在西晋建立时没啥存在感。晋武帝司马炎分封诸侯,司马伦是赵王,一度督师关中,却因贪婪而激起氐羌叛乱,被朝廷调回洛阳。
司马伦没啥能力,却雄心勃勃,在孙秀的建议下,他选择投靠贾南风,并蓄谋称帝。
290年,司马炎病逝,司马衷继位,是为晋惠帝。司马衷愚痴,没啥能力,这是八王之乱的重要原因。
贾南风借助楚王司马玮的力量,除掉辅政大臣杨骏及其三兄弟,杀了汝南王司马亮、大将军卫瓘这些功臣,最后突袭司马玮,将其处死。
八王之乱,贾南风手段狠辣,消灭了对手,对西晋影响并不大。因为,贾南风的这些行动,范围局限在洛阳朝廷,时间短暂,波及范围有限,跟后来的玄武门之变差不多。
八王之乱闹大,引起五胡乱华,西晋灭亡,要等到10年后下半场。八王之乱暂停了差不多10年,却因司马伦的无知,让西晋万劫不复,中原大地生灵涂炭。
贾南风掌权时代,是西晋相对安稳的10年,因为太子司马遹活着。司马衷不是合格的皇帝,毕竟有储君,有大家都承认的接班人,况且司马遹很聪明。
对西晋而言,想要维持政局稳定,就必须让司马遹活着,由他来继承父亲司马衷的皇位。一旦司马遹被杀,或者死于某种意外,诸侯王为了争夺“储君”,就必然打起来。
贾南风为何能掌权?很简单,司马衷、司马遹还活着,朝廷还健全,地方诸侯不敢对贾南风发起挑战,否则就是叛逆,成为众人讨伐的对象。
那么,司马伦是如何破坏了西晋稳定,把祖宗基业葬送呢?司马伦想当皇帝,采纳孙秀的建议,对贾南风、司马遹动手,并登基称帝。
司马遹,晋惠帝司马衷唯一的儿子,但母亲不是贾南风,而是谢氏。据说司马衷大婚时,司马炎担心儿子不懂事,就让自己妃子谢氏去启蒙,怀上了司马遹。
贾南风讨厌谢氏,也讨厌司马遹,经常排挤打击他。司马遹的娘家不行,根基不稳,故而想跟贾南风搞好关系,但贾南风并不理会。
司马伦知道贾南风、太子关系不好,便采纳孙秀建议,挑起两人之间的矛盾,让人释放风声,说司马遹想夺回权力,并时常流露出对贾南风的不满。
司马伦是贾南风的“亲信”,平时对贾后言听计从,唯唯诺诺。司马伦把外面的风声告诉贾南风,让贾后注意防备太子,贾南风二话不说,当即废了司马遹。
司马遹被废,朝野舆论哗然,许多正义大臣都为他求情,希望贾后网开一面。
朝廷支持,且舆论压力大,贾南风也不敢对太子动手,即便司马遹被废。司马伦则加一把力,又让人散布言论,说司马遹想跟大臣联手,杀回宫廷,擒拿贾南风。
贾南风专权,但政治智慧太差,她没有吕雉、武则天的才华与谋略,便派人去处死司马遹。
司马遹被杀,晋朝就没了“储君”,究竟谁来继位呢?外地诸侯都有想法,但苦于找不到理由出兵,都在暗中准备着。此时,司马伦又出昏招,给了他们机会。
300年,贾南风刚处死司马遹,司马伦就找机会突袭宫廷,杀了贾南风及其党羽数十人,由自己掌握大权,都督中外诸军事。
司马伦没啥能力,威望、人品都不行,凭什么掌权?司马衷活着,晋朝还有皇帝在,司马伦是爷爷辈人物,摄政也不是不可以,外地诸侯也找不到理由“清君侧”。
人贵在自知之明,司马伦显然没有,他居然想当皇帝。301年,司马伦随便找了理由废了司马衷,遵他为“太上皇”,孙子皇帝禅让给爷爷,也是搞笑。
司马伦当皇帝,是可忍孰不可忍?司马伦是司马懿第9子,与晋武帝的血缘十万八千里,又没什么才能,法理上站不住脚,实力上没保证。
外地诸侯看来,既然司马伦都能当皇帝,凭什么我们就不行呢?如此,齐王司马冏在许昌号召天下兵马“勤王”,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长沙王司马乂等纷纷出兵,一起攻打司马伦。
司马伦没哈能力,谋士孙秀也蹩脚,司马伦很快就被处死。接着,齐王司马冏掌握大权,引起其他诸侯不满,司马乂袭杀司马冏,夺取权力。司马颖、司马颙又分别从东路、西路进攻,夹击司马乂。
司马乂守住了洛阳,司马颖、司马颙筋疲力尽,准备撤兵。此时,东海王司马越又袭击司马乂,把他“送给”诸侯,洛阳乱成一锅粥。
司马越、司马颖、司马颙旋即相互攻杀,争夺中枢大权,中原大地遍地狼烟。司马越实力不足,干脆通过幽州刺史王浚之手,把鲜卑骑兵、乌桓骑兵请来,参与八王之乱。
司马颖则把刘渊、刘聪父子放回平阳,让他们着急匈奴五部兵马,帮助自己对付司马越。如此,本该是晋朝宗室之间的战斗,变成了五胡南下,中原出现混战。
301年之后,因赵王司马伦称帝而开启的八王之乱下半场,波及范围广,战斗也更激烈。司马家的诸侯王元气大伤,借助游牧骑兵参战后,又无法约束,西晋灭亡就不远了。
311年,匈奴刘聪攻克洛阳,俘虏晋怀帝,是为永嘉之乱。317年,刘曜攻克长安,俘虏晋愍帝,西晋灭亡。
司马懿祖孙三代人,花了27年时间才建立西晋,历经了无数苦难,虽说手段令人不齿,但毕竟建立了江山。赵王司马伦,因自己的无知,鼓动贾南风杀了太子司马遹,自己杀了贾南风,还称帝,八王之乱进入下半场,祖宗基业丢失。
赵王司马伦,如果足够明智,就应该想办法保护司马遹,建议贾南风与太子结成同盟。司马遹活着,西晋就有储君,外地诸侯也不敢轻举妄动;一旦惠帝司马衷驾崩,司马遹继位,民心所向,政局稳定,西晋的历史就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