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传授孙悟空本领后,为何就从此失踪了?你看是谁把他带走了

历史 04-29 阅读:6 评论:0

菩提祖师在《西游记》中堪称最神秘的存在,他的真实身份始终是读者热议的焦点。关于他究竟是谁,众说纷纭,引发了无数讨论和猜测。

有观点认为,菩提祖师其实是如来佛的化身。这种看法主要基于两点:首先,菩提祖师的修行场所斜月三星洞位于西牛贺洲,而这片区域正是如来的势力范围;其次,菩提这个称号本身源自佛教术语,与如来的身份背景相呼应。这两点线索让一些人推测,菩提祖师很可能是如来为了某种目的而假扮的。

这种观点表面上似乎讲得通,但当我们深入研读原作时,就能发现它与事实并不吻合。

在《西游记》第二回中,孙悟空施展变化之术,将自己化作一棵松树。菩提祖师见状,认为他是在卖弄神通,不禁大为恼怒,决定将他逐出师门。然而,祖师又担心孙悟空下山后会借着自己的名号胡作非为,于是严厉告诫他:“你此去必定惹是生非,但无论你闯下多大的祸端,都绝不可提及我的名字。倘若你敢泄露半句,我便将你这猴头剥皮剔骨,将你的魂魄打入九幽深渊,让你永世不得超生。”

菩提祖师有能力让孙悟空永远无法脱身,这充分表明他的法力远超孙悟空。

孙悟空离开花果山后,直接冲向天宫,一路打到凌霄殿,吓得玉帝赶紧派人请如来帮忙。如来见到孙悟空,没有马上动手,而是想了个办法。他跟孙悟空打了个赌:如果孙悟空能跳出他的手掌心,就说服玉帝把天宫让给他;要是跳不出去,就放他回人间继续当妖怪。

孙悟空觉得这场赌局输了也没啥大不了,便爽快地答应了。可他压根儿没想到,如来根本没打算履行诺言。就在他因为赌输而垂头丧气的时候,如来不仅没放他走,反而趁机翻手一压,直接把他镇在五行山下,判了他整整五百年的囚禁。

如来选择通过打赌来制服孙悟空,而不是直接对抗,这暗示他的实力并不比孙悟空高出太多。如果他的实力远超孙悟空,完全可以直接动手,何必多此一举?因此,可以推断如来的实力可能不及菩提祖师。

如来根本不可能冒充菩提祖师,因为菩提祖师的道行远在如来之上。况且,菩提祖师是道教的重要神祇,身份地位非同一般。如来作为佛教领袖,既没有超越菩提祖师的实力,也不具备伪装成道教大神的能力。从实力和身份两个角度来看,如来假扮菩提祖师都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这种说法既不符合逻辑,也不符合佛教与道教的基本教义。

菩提祖师教完孙悟空后,就彻底消失了,谁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三界之中再也没人见过他。这件事一直是个谜。

菩提祖师教会孙悟空一身本事后,突然消失得无影无踪,这背后可能藏着一位更厉害的角色把他带走了。这种猜测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祖师的高深莫测和突然离去的诡异。或许,这位大神觉得孙悟空已经学到了足够多的本领,该让他独自闯荡了。毕竟,孙悟空后来的表现也确实证明了菩提祖师的眼光独到。这样的安排,既让孙悟空有了成长的空间,也避免了过多的干预,让他能够真正地自立自强。总之,菩提祖师的失踪,或许正是为了让孙悟空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力,去面对未来的种种挑战。

这位高人到底什么来头?十有八九是他的老师鸿钧老祖。

大家可能想知道,为什么鸿钧老祖被称作菩提祖师的老师。

在之前的讨论中,我们提到,若将《封神演义》视为《西游记》的前传,菩提祖师很可能就是截教的前任教主通天教主。这主要是因为他们有很多共同点,比如他们都热衷于研读道家的《黄庭经》,并且在收徒时都秉持着“有教无类”的原则,不在乎弟子的出身。因此,截教门下有许多妖仙,而菩提祖师也毫不介意收孙悟空这只猴子为徒。既然菩提祖师就是通天教主,那么他的师父自然也就是通天教主的师父鸿钧老祖。

在西游记发生的千年前,通天教主的一位徒弟私自下山,干扰了元始天尊的封神计划。这位徒弟利用阐教杀害截教成员的事实,鼓动通天教主对抗元始天尊,从而引发了一场激烈的诛仙之战。这场冲突不仅使三界遭受巨大破坏,还导致截教在战斗中惨败,元气大伤,之后便再未能恢复昔日的辉煌。

鸿钧老祖得知通天教主引发争端后,非常生气,直接把他押到碧游宫,让他在那里反省了好几年。

鸿钧老祖之所以把菩提祖师带走,原因其实很简单。他教出来的徒弟孙悟空,后来闹出了大闹天宫的大乱子。鸿钧老祖担心,要是孙悟空再鼓动菩提祖师,说不定菩提祖师也会跟天庭对着干。为了避免这种局面,鸿钧老祖干脆把菩提祖师带到紫霄宫,不让他再插手三界的任何事务。这样一来,事情就能控制住,不会闹得更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