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发布最后通牒:6 月 30 日是关键节点,干部主动交代违规问题可享从宽待遇

体育 04-27 阅读:195 评论:0

广西设反腐 “窗口期”,6 月 30 日为关键节点

4 月 25 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刚前往自治区纪委监委机关调研,并主持召开工作座谈会。据《广西日报》报道,日前,自治区纪委监委出台通知,再度公布 “广西清廉账户” ,规定在今年 6 月 30 日前,主动向组织如实说明违规吃喝、违规收送礼品礼金等问题,并上交有关款项的党员干部,可获得从宽处理。

陈刚强调,此举是广西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关键举措。要大力宣传,给干部提供放下包袱、改正错误的机会与渠道。对在期限前主动上交款项的干部,依自查从宽原则处理;对不珍惜机会者,一经查实,一律从严处置 。

群众对此纷纷表示支持与关注。有市民直言:“早就该整治违规吃喝送礼了,这些歪风邪气不仅浪费公共资源,还损害政府形象。” 不少群众认为,“窗口期” 的设置体现了政策的灵活性与包容性,一位企业主感慨:“给有问题的干部一个主动纠错的机会,比‘一棍子打死’更有人情味,也能让更多人主动悬崖勒马。”

也有群众对政策的长期效果提出期待。南宁市民李女士表示:“希望这不是‘一阵风’,而是持续净化政治生态的起点,后续更要加强常态化监督,防止问题反弹。” 另有网友在社交平台留言:“支持‘自查从宽、被查从严’,但关键是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让干部从‘不敢腐’转向‘不想腐’。”

此次行动意在整治党员干部作风问题,遏制违规吃喝、收送礼金等不正之风。“窗口期” 的设置,既给予有问题干部主动纠错的机会,彰显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方针,也释放出违纪必究、执纪必严的强烈信号,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认可与期待。

广西此举并非个例,此前湖南曾设立 “清风账户”,采用实名上交方式,为干部主动纠错创造条件。此次广西的 “清廉账户” 与之类似,且明确了时间限制,进一步增强政策的威慑力与实效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