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人烧死171人受伤,美军迎来报复:两艘航母遭导弹攻击
4月17日,美军突袭拉斯伊萨港,导致港口燃起大火。卫星图像显示港口设施被完全摧毁,74人不幸遇难,171人受重伤。
胡塞武装于4月19日凌晨反击,动用导弹和无人机针对美军“号”与“号”两艘航母战斗群实施攻击。
硝烟何时能消?技术落后的游击武装凭何挑战超级海军?
【烧焦的港口】
深夜,拉斯伊萨港本应宁静,海浪轻抚码头。但4月17日晚,美军战机如死神降临,轰炸机群似钢铁秃鹫俯冲,向也门西部海岸的石油港投下致命炸弹。
爆炸震耳欲聋,火光映红夜空。城市震颤,哭喊与战机轰鸣交织。视频显示港口设施尽毁,油罐爆炸蘑菇云冲天,74条生命几乎全遭吞噬,化为乌有。
美军中央司令部称此次行动有目的。但战争导致245个家庭破碎。更痛心的是,首轮空袭后,5名医护人员在第二轮轰炸中牺牲在他们誓守的土地上。
卫星照片显示,港口设施成废墟,红海水域遭石油泄漏污染。空袭致环境灾难,或需数十年恢复。失亲家庭心灵创伤难愈。胡塞武装心中埋复仇种,更大反击风暴正酝酿。
【巨鹰遇蜂群】
美军低估胡塞武装反击决心。4月19日凌晨,胡塞武装对红海和阿拉伯海的美航母战斗群发动突袭,采用无人机与导弹混合攻击策略。
这场对决如大卫战歌利亚般惊人。美军航母群防御坚固,E-2D预警机500公里外探敌,导弹至近防系统多层拦截,航母航速34.5节,机动灵活,近乎无解。
胡塞武装近年反舰导弹技术突进,装备300公里射程巡航导弹、450公里弹道导弹,2024年3月测试8马赫高超音速导弹。2023年12月,其反舰弹道导弹首次实战命中集装箱货轮。
这支武装力量运用蜂群战术,齐发多型导弹与无人机,令美军防御系统应接不暇。犹如廉价小刀寻防弹衣微瑕,仅一针尖之洞,即可突破。
【全球震荡】
这场红海边缘的军事冲突,如经济海啸般波及全球。红海作为亚欧关键航运线,每年约有1万亿美元国际贸易通过,影响深远。
胡塞武装持续袭击,迫使全球航运公司改道好望角,运输时间延长10-14天,运费涨近40%。这些成本将转嫁至消费市场,推高通胀。对依赖海运的欧亚国家而言,形势更加严峻。
石油供应链的不稳定加剧市场担忧,也门重要石油出口港拉斯伊萨港遭毁,红海航运风险上升,导致国际油价出现明显波动。
面对危机,国际社会反应各异。中国主张谈判解决,强调和平;俄罗斯促联合国安理会介入,遭西方阻碍;欧盟忧经济影响,在美国压力下难以自主表态。
局部冲突升级为全球经济隐忧,引发思考:全球化背景下,地区不稳定是否已成为全球无法承受之重?
这场区域性军事对抗背后,隐藏着复杂的地缘政治博弈。世界各国密切,战火蔓延之际,暗中的政治角力同样激烈,令人震撼。
【代理人战场】
也门,阿拉伯半岛最贫国,何以成列强博弈棋盘?美军与胡塞武装冲突,表象之下,实为精心策划的代理人战争大戏。
2014年,也门内战爆发,胡塞武装控萨那,得伊朗支持而壮大。美与沙特支持政府军,内战成中东冷战缩影,实为美伊宿敌的间接较量。
胡塞武装与伊朗关系密切,核心武器多源自伊朗军火库。2023年巴以冲突后,胡塞武装以袭击以色列相关商船为名,行动与伊朗地区战略高度一致。
美国反应意味深长。特朗普政府启动行动,名为保护红海航运,实为试探对伊朗军事行动。双航母群与B-2轰炸机调动,规模远超对付地区武装所需。
也门平民在权力游戏中牺牲最大,美军空袭致107死223伤。7年内战已致近25万人死亡,多因食物短缺和医疗服务崩溃等间接原因,引发人道主义灾难。
大国暗影角力,牺牲的却是普通民众。美伊关系及中东地缘政治走向将决定冲突未来。对饱受战火的也门人民而言,和平之路漫长且不确定。
【结语】
红海之滨冲突,表面为美军对胡塞武装,实则大国博弈体现。强权傲慢遇弱者固执,高科技武器碰游击战术,冲突结果常出乎预料。
战争无真正赢家,终由普通民众承担代价。面对科技飞速发展,大国军事优势是否被削弱?和平与正义,其重要性究竟如何权衡?
网友评论
-
2025-04-25 06:45:19
当一个政权把杀人当成游戏时,那这个政权离其崩溃的日期已经是不远了。那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政权的丧失,都因失去民心,这就是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涵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