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栖霞城管推进红枫保障房片区垃圾分类

推荐 02-28 阅读:1 评论:0

扬子晚报网2月28日讯(记者 张可)自2020年贯彻实施《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来,南京栖霞街道始终将垃圾分类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抓手,强部署、勤检查、重宣传,坚持服务群众为主旨、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为目标,以党建引领助推垃圾分类工作全面开展,在取得一定成效同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随着南京栖霞区栖霞街道红枫片区保障房的如期交付,8个生活小区垃圾分类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推进,城管科、社区、物业等多部门联动,开展了一系列宣传活动,为小区垃圾分类工作推进打下坚实的基础。

前期通过实地调研部署、统筹协调收集点选址建设工作,建造了功能完善的垃圾分类亭房。根据小区入住情况,合理开放收集亭房,既节约资源,也充分满足居民投放需求;督促第三方公司定期对桶边指导员、志愿者进行岗位职责、工作规范、分类标准等业务知识开展培训。截至目前,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垃圾分类收集亭房32处,配备专职指导员52名,为居民进行垃圾分类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通过充分发挥党员、志愿者的引领、宣传、指导和监督作用,开展全覆盖、多层次的宣传引导,形成垃圾分类共商、共建、共治、共享的推进氛围。通过在社区内张贴宣传海报、发放宣传手册、举办垃圾分类知识讲座和广场活动等多种形式,向小区居民普及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具体分类方法。从思想到行为,一点点引导,一步步推进,让垃圾分类意识根深蒂固。截至目前累计张贴宣传海报28张,发放宣传手册253份,举办垃圾分类广场活动6场,有效提高了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和参与度。

动员社区居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开展桶边“邻指导”等活动,通过志愿者们的努力,提升公众对垃圾分类的认知与实践水平,带动居民正确分类投放垃圾。截至目前,已有16名志愿者参与到活动中来,累计服务时长达到520小时。

与社区、物业联动,通过社区公告栏、微信群等线上渠道发布垃圾分类知识,邀请居民参与垃圾分类互动游戏、帮助居民强化垃圾分类意识;通过压实物业的主体责任,积极将小区管理员、保洁员、保安员转变为垃圾分类宣传员、指导员,确保垃圾分类工作能够落到实处。根据栖霞区垃圾分类重点工作部署,指导各社区完成建筑垃圾、大件垃圾临时堆放点设置,安排专人专管,将建筑垃圾交由有资质的第三方集中清运,大件垃圾清运至街道可回收物(大件垃圾)分拣站,确保垃圾分类工作不留“死角”。

校对 盛媛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