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士兵站岗时,为啥两名士兵只有一把枪?29年前有血的教训

军事 04-04 阅读:732 评论:0

很多没有当过兵的朋友,在看到部队哨兵时都有这么一个疑惑:为什么中国士兵站岗时,两人只有一把枪?其实,这是因为29年前发生了一起血的教训,而这个教训甚至惊动了当时北京的所有部队。

(部队的哨兵)

惊天大案

1996年3月31日,在北京石景山的高井热电厂,一名武警哨兵正背着五六式步枪执勤。

突然,一个身影悄无声息地窜到哨兵身后,手持铁棍,恶狠狠地砸在了哨兵的头上。哨兵在猝不及防之下,当场昏迷,黑影趁机拿走了他的枪并扬长而去。

(90年代的武警)

一个月后,即1996年4月7日,北京装甲兵司令部再次发生袭击哨兵事件。这一次,有人暗中向哨兵连开两枪,致使哨兵当场重伤倒地。

所幸部队反应及时,黑影来不及抢夺枪支,哨兵也因此获得了宝贵的抢救时机。

(部队大门口)

但同样身为军人,北京卫戍区警卫一师战士赵长文的个人遭遇,便成为了一场彻彻底底的悲剧。

当时,警卫一师某部按照上级指示,负责守卫总参谋部直属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军体大队管理处。

1996年4月22日凌晨1点45分,管理处附近突然响起两声枪响。等到部队重兵赶到时,赵长文已经没有了生命气息,而他的手枪套和弹匣早已不见了踪迹。

三个月后,针对军人的袭击事件仍在继续。河北保定下属县城徐水再次传来噩耗,有三名军人遭到步枪枪击,致使两死一伤,部队遗失一支81式自动步枪。

由于这几起枪击军人案件的作案手法高度一致,目标均为抢夺哨兵枪支,且现场残留弹壳经鉴定为同一杆步枪,公安机关认为这一系列案件的背后凶手为同一个人。

加上此人对枪支极为熟悉,反侦察能力极强,接触过大量武器,对部队极为了解。

军队和公安机关一致认为,该人有过服役经历,甚至不排除特种部队退役或参与过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可能性。

当时社会上的亡命徒中,确实有少部分曾有过此类经历的特殊人群。

(警方误判凶手为退役军人)

真相大白

但事实证明,公安机关和军队的这番侦察方向实则走入了一个误区。真正的罪犯并非人们想象中的越战军人或特种兵,而是一个名叫白宝山的普通工人。

他因生活困顿、对社会不满而逐渐走上了犯罪道路。在监狱中,他结识了一位有过服役经历的狱友,并在狱友的启发下开始有了“持枪干大案”的想法。

出狱后,白宝山将这样的想法变成了现实。他那被公安机关和军队评价为特种兵级别的枪械使用技术和反侦察能力,实际上是他通过电影电视以及请教那位狱友自学的。

(白宝山实际上并没有服役经历)

他自学这些能力当然是为了靠着它们干大事、犯大案。而光有能力不行,枪才是关键。为此,他不惜精心策划并实施了一系列针对哨兵的袭击。

他之所以选择哨兵作为目标,是因为哨兵通常单独或两人一组执勤且手中持有武器装备,对于他这样的犯罪分子来说,是获取枪支的最佳途径。

就靠着这样的途径,他搞到了大量枪支和弹药。而在这一过程当中,他还曾在遭受警方盘查时,与警察发生枪战,酿成4人重伤的惨案。

(悍匪白宝山)

白宝山的嚣张引起了上级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尤其是此人在获得枪支以后,往返多地,制造了多起血案。

1996年12月16日发生的德胜门枪杀案,便是白宝山的“得意手笔”,他在德胜门枪杀一名女摊主,和三名围观男子后扬长而去,共抢的抢得65170元的钱财。

而后,他又前往了新疆再度犯案,期间枪杀多人,其中还有两位新疆大学的大学生。

而在新疆期间,白宝山也赚到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桶金”,他通过抢劫获得140万巨款,为了这笔钱,甚至不惜犯下了打死7人,伤5人的惊天罪行。

(白宝山被捕时的照片)

亡羊补牢

而白宝山之所以能够犯下这下罪案,全在于他手中的枪支和弹药。

由于一开始,中国军队并没有采取枪弹分离的举措,白宝山在杀害哨兵抢夺枪支以后,能够直接使用已经上膛或装有弹药的武器,而无需再费心寻找弹药。

而那些一开始被运用于保家卫国的枪支,也因为这个原因,成为白宝山杀人越货的“帮凶”,给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为了有效防止类似白宝山血案的再次发生,部队和公安机关出台了“枪弹分离”政策。他们认识到,在和平年代,虽然哨兵手上有枪,但在遭受突然袭击时,往往难以迅速做出反应。

同时,由于哨兵们都是带着实弹站岗,一旦武器被夺走,犯罪分子就等于同时拥有了枪支和弹药,能够立即行凶杀人。

(武警部队的哨兵)

为了杜绝这种情况的发生,枪弹分离制度应运而生。两名士兵一个带枪,一个带子弹。

这样的安排不仅使两人能够互相关照,提高安全防范能力,而且即便武器和子弹被抢走其中一个,对方也无法立即造成伤害。

可以说,白宝山案的教训是深刻的,它让部队和公安机关意识到了枪支管理的重要性。

通过实施枪弹分离政策等一系列整改措施,他们成功地堵塞了安全管理漏洞,提高了安全防范水平,为维护社会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参考资料:

1、中华网《悍匪白宝山的末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