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商品事实性“禁运”后,哪些国家在疯抢中国市场?
再过几天,就是特朗普宣誓就职的百日之期,尽管写有《交易的艺术》,但在对中国的关税战中,特朗普没拿到任何交易成果。在可预期的未来,特朗普依然等不到中方的电话,我们的回应很简单,在特朗普停止威胁讹诈,真正展现出平等、尊重、互惠的诚意之前,中美没什么好谈的。我们没打算跟美国谈,但不代表没为关税战做准备,中美商品现在是事实性的禁运状态,那些美国空出来的市场,各国已经抢疯了。
别了,美国霸权
一、美国出局
商务部和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24年,我们从美国进口的商品主要是农产品、能源、和机械电子类产品,三个大类占比达到53.6%,剩下的是化工产品、运输设备、医疗设备、金属及矿产等小品类。农产品方面,我们进口最多的是大豆、玉米、小麦和冻牛肉,能源主要是原油和液化气。
2017年,特朗普发起对华“贸易战”后,我们曾和美国签过多份,增加对美能源和农产品进口的协议。也是因此,特朗普才认为只要美国施压,中国就会服软。但这次,我们决定强势回击,除了我们自身的综合国力比2017年时更强外,我们还在持续多年,和美国的“贸易战”中,始终为最极端的情况,跟美国事实性“脱钩断链”做准备。据一些接近高层的消息人士透露,从特朗普当选的第一天起,我们就通过不断“兵棋推演”,把特朗普能打出的牌,和我们该拿出的应对方案,都考虑到了。
中澳签署液化气长期供应协议
所以,我们才能在特朗普出台“对等关税”政策后,第一时间进行反制。同时,我们跟各国提前沟通好的应对方案,也开始按流程启动。2月6日,美国最后一艘向载有液化气的运输船在福建省靠岸,自那以后,两国之间再没有液化气运输。3月17日,我们和澳大利亚签署协议,从2027年开始,澳大利亚将持续15年,为中国供应液化气。同时,中国和俄罗斯的多条天然气管道也在建设中,能源是这些资源国最不缺的东西,不从美国买,别的地方多的是。
二、以夷制夷
原油部分,俄罗斯这几年给中国供给的原油相当够用,但出于多元化布局考虑,我们开始向一个很多人意想不到的国家买原油:加拿大。之前,我们每个月要从美国进口2000多万桶原油,现在几乎降到0。至于为什么要跟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买能源,故事也要从2018年那次贸易战说起。
当时,对中国喊打喊杀最凶的不是美国,而是澳大利亚。他们那个总理莫里森,为讨好特朗普,一马当先,美国就缩在后面,炮制诸如中国没了澳大利亚的铁矿石,经济就要崩溃之类的谣言。我们的反制方式很简单,把铁矿石、木材等进口转到东南亚,把农产品、乳制品进口转到美国和欧洲,经济发展没受任何影响。澳大利亚一看不对啊,怎么我们冲在前面,美欧开始瓜分起中国市场。最终,莫里森政府因为国内怨声载道,黯然下台。
你还记得大明湖畔的莫里森吗
这些西方国家,说是“共享价值观”的盟友,其实在很多产业领域都是竞争对手,我们作为全球最大的买家,跟谁买就是一句话的事儿。特朗普说,中国需要美国的钱。同样,澳大利亚和加拿大也需要中国的钱。如果将来,你们内部因为这些事闹起矛盾,就不关我们中国的事情啦。
三、布局拉美
农产品方面,我们的解决方案是加大对巴西、阿根廷的进口。中国和巴西同为金砖国家,卢拉这次当选后,两国在政治和经济层面,签署了很多合作协议。前些年,因为中国的飞速发展,对铁矿石的需求大,巴西政府赚了不少钱,国家建设得不错。现在中国的订单像雪片一样飞过来,巴西的第一产业又闻到了春天的气息。
阿根廷呢,他们的总统米莱是特朗普的忠实信徒,本该像当年的澳大利亚一样,跟着美国对抗中国。但他也没有,米莱自上任以来,大搞休克疗法,正需要钱,中国对他来说,是妥妥的“金主爸爸”。特朗普只愿提供“除帮助外的一切支持”,中国给的是真金白银,哪个更靠谱,米莱看得很清楚。
卢拉:中国老铁,六
趁着跟巴西、阿根廷合作都不错,我们开始推动在拉美的基础设施建设,在日前的中国-巴西经贸交流论坛上,双方政府开始磋商,修建一条横跨巴西的“两洋铁路”,连通巴西大西洋海岸,和刚落成不久的秘鲁钱凯港。如果这条铁路修成,产自巴西的铁矿、大豆、牛肉等对华主要出口商品的运输时间将大大缩短,中巴两国,甚至是中国和南美洲的经贸往来还会增加。
总得来说,就是中国在短短几个月内,把原本属于美国的市场,妥善分配给了其他有意愿同中国合作的国家,做好了未来几年,甚至十几年的长远安排,至于特朗普,就让他继续喊赢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