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丰学宫,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海丰学宫,也称海丰红宫,原是明清时期的县署

乐安谈历史 2023-04-02 15:43:03

海丰学宫,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海丰学宫,也称海丰红宫,原是明清时期的县署文庙。海丰学宫始建于北宋,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知县郑源主持重建,历经各朝多次重修,在嘉靖元年形成今日规模。

海丰学宫现存建筑有棂星门、拱桥泮池、前殿、大成殿和两厢配殿(图1-4)。1992年复建大成殿后之五代祠(图8)。棂星门为六柱五间牌坊式,往里是拱桥泮池。泮池往里为前殿,前殿为悬山顶,面阔五间,深二间。前殿往里为内院,内院紧连大成殿,前面设祭台。

红宫是大革命时期第一个苏维埃政权的所在地。1927年11月18日至21日,这里召开了海丰县工农兵代表大会,大会会场四周和街道墙壁都粉刷红色,会场内用红布覆盖墙壁,贴上标语。大会上,彭湃作了报告,并且决定把学宫改称为红宫,成为苏维埃政权的驻地。由于这段历史,红宫于1961年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0 阅读:3
乐安谈历史

乐安谈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