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伟牺牲24年:妻子接过丈夫军衔,被特招入伍,儿子成海军军官

社会 04-03 阅读:0 评论:0

每年4月1日,无数网友都会在评论区整齐刷着:“81192,请返航!”

81192是王伟烈士临终前驾驶的战机编号,而今年,是“海空卫士”他牺牲的第24个年头。

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人们从未忘记那个在南海领空捍卫祖国尊严的坚毅身影。

那么,这些年,王伟的家人是如何走过的?

逐梦蓝天

1968年,王伟出生在浙江湖州,亲戚中有十几人都是军人,王伟自小就听着他们的故事长大,因此,王伟从小便立志从军报国。

1986年,空军飞行学院到湖州招生,怀揣着对蓝天的无限向往,他瞒着父母毅然报名。

凭借着出色的身体素质和扎实的文化功底,王伟一路过关斩将,成功考入空军飞行学院,开启了他逐梦蓝天的征程。

在飞行学院时,面对飞行理论中复杂的空气动力学、飞行原理等知识,他反复钻研,直至融会贯通。

飞行训练中,无论是基础的飞行操作,还是高难度的特技动作,他都力求做到完美。

凭借着这份努力与执着,王伟在同期学员中脱颖而出,成为第一个放单飞的学员。

2001年4月1日,南海上空,一切都显得十分平静。

然而,这份宁静却被一声轰鸣打破——一架美军EP-3侦察机,无视国际法和中国主权,悍然闯入我国南海专属经济区上空,进行着非法的侦察活动。

接到紧急任务通知的王伟,和战友赵宇迅速奔赴战机。

发动机启动,轰鸣声震彻云霄,两架歼-8Ⅱ战机如离弦之箭,直插云霄,向着目标空域疾驰而去。

当他们接近美军侦察机时,王伟通过无线电,向对方发出了严正警告:“这里是中国领空,你已非法闯入,请立即离开!”

然而,美军侦察机却对警告置若罔闻,依旧大摇大摆地飞行着,毫无离开之意。

为了迫使美机离开,王伟驾驶着编号为81192的战机,一次次靠近美机,用行动展示着中国捍卫主权的决心。

在多次警告无果后,令人愤怒的一幕发生了。

美机突然违反飞行规则,大角度转向,径直撞向王伟的战机。

瞬间,金属撞击的巨响划破长空,81192战机的垂直尾翼被美机螺旋桨打碎,战机瞬间失控,如断了线的风筝,急速下坠。

“81192收到,我已无法返航,你们继续前进!”这句坚定的话语,通过无线电波,传遍了整个空域,成为了他留给世界的最后声音。

说完这句话,王伟按下弹射按钮,跳伞求生。

事件发生后,十万军民紧急行动起来。

舰船在大海上破浪前行,飞机在天空中来回盘旋,渔民们也自发地加入到搜救队伍中,他们任何一个角落都没有放过。

然而,经过14个昼夜的不懈努力,搜救人员最终还是未能找到王伟的踪迹。

他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33岁。

爱与坚守

在得知王伟牺牲的噩耗时,他的妻子阮国琴感觉整个世界都崩塌了,那些日子,她常常以泪洗面。

然而,阮国琴骨子里有着和王伟一样的坚强,她深知,自己不能就这样被悲痛打倒,家庭的重担还在等着她去扛起。

公婆年事已高,失去儿子的痛苦让他们的身体和精神都备受折磨,年幼的儿子,也需要她的照顾。

于是,她强忍着内心的剧痛,用柔弱的肩膀,撑起了这个破碎的家。

王伟牺牲后,国家给予了阮国琴一笔抚恤金。

这笔钱,在很多人眼中,是改善生活的重要保障,但在阮国琴心中,它有着更重要的意义。

她没有丝毫犹豫,毅然决然地将这笔抚恤金捐给了一所小学。

她希望这笔钱能够化作知识的力量,帮助那些孩子们实现梦想,让他们日后能够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

上级领导在王伟牺牲后,十分关心阮国琴,当得知她希望留在部队工作,继承丈夫的遗志时,便为她提供了一个特招的名额。

阮国琴没有依赖这个特殊的机会,而是凭借自己的努力,认真备考,最终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特招考试,成为了海军某部的财务人员。

在工作中,阮国琴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她从不因为自己是烈士遗孀而寻求特殊照顾,相反,她总是以更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丈夫遗志的坚守。

她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同事们的一致认可和尊重,多次获得先进个人奖章。

经过十几年的辛勤工作,阮国琴被授予上校军衔,与王伟生前的军衔一致,这不仅是对她工作的高度肯定,更是她坚守信念、传承精神的最好见证。

退休后的阮国琴,依然没有停下奉献的脚步,她和大院里的其他烈士遗属一起,成立了“关爱烈属基金会”。

她积极奔走,筹集资金,将每一笔捐款都合理地应用在生活有困难的烈士遗属身上。

她深知烈士们为国家和人民所做出的巨大牺牲,也明白烈士遗属们所承受的痛苦和压力,因此,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为他们送去温暖和帮助,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与尊重。

英雄血脉续荣光

而在阮国琴的悉心教导下,儿子在成长的道路上,逐渐了解了父亲王伟的英雄事迹。

从母亲的讲述中,他看到了父亲在面对强敌时的坚定与勇敢,感受到了父亲对祖国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这些让他对父亲充满了深深的敬仰与崇拜,更在他幼小的心灵中,种下了一颗从军报国的种子。

2013年,19岁的他迎来了人生的重要时刻,他凭借着优异的成绩,成功考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在大学里,他以父亲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己,无论是理论学习还是实际操作,他都力求做到最好。

大学毕业后,他正式成为了一名海军军官。

他继承了父亲的遗志,肩负起了保卫祖国海疆的神圣使命,穿上军装的那一刻,他感到无比的自豪和荣耀。

他深知,自己身上的军装,不仅是一种荣誉的象征,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精神永传

王伟虽然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精神却永远活在人们心中。

他用生命捍卫祖国领空的壮举,成为了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他的妻子和儿子,以坚强的意志和无私的奉献,传承着王伟的精神。

王伟让我们明白,爱国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种行动,一种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一切的奉献精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