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纯电车拉胯了! 这个“十一”国庆节可以说是对近几年销量翻倍涨的电动车,重重地一击,那一个叫电动“爹”之殇啊。充电一小时排队4小时,找到了“救命桩”算是幸运的,那么算好了时间和路程,万万没想到,却被堵在高速路上电力耗尽,进退不能,而不得不为叫拖车而抓狂。 前些年电动车不能上高速,那是“公知”!可这几年生产厂商10分钟快充,高续航动则五六百公里,高达七八百等等的各种“吹”,再一次激发了车主上高速的勇气。可虽然有快充,但车太多无桩可充啊。而所谓高续航的电动车,在城区还行,一跑高速电力减半那是稀松平常的事儿,再加堵车什么的,续航蹭蹭往下调得让你心脏都受不了。还有一个上高速秒变“弱鸡”的问题,都知道同档次的电动车和燃油车,电动车零百加速五六秒太轻松了,燃油车却不行。但在最高车速上,电动车相比燃油车却很拉胯,为什么呢? 这里有一个高速电机正向研发的问题。目前的电机随随便便能上1万多转但最高速却拉胯,普遍的在6000转以上,而更快速度意味着掉电量将远超你的预期。但要上2万转那一定是黑科技了。如果大家见到加速在4S,甚至3S以内的,那转速追求会接近2万转了。加速要快,极速要高,这是电动车发展方向,但不是现在。 再加上充电桩问题、电池续航问题,说电动车现还是“小白鼠”阶段,真的不为过。宝马CEO为什么要反对欧洲“断油”时间表,他认为要提倡燃油和纯电“双车”的发展,这不是没道理的。纯电车的有些技术瓶颈是不完全能在“断油”时间表里完成的。更何况现在电动车的使用场景真的不在高速路,而是城市代步。 那有没有眼下“更优解”的方案?有!增程式和以比亚迪DMI为代表的混动。理想ONE一款车的月销量数千台,力压蔚来、小鹏旗下任何一款单一车型,这不是没有道理的。55L油箱能够保证700公里续航,再加上100公里以上的纯电里程。有桩就充电,没桩随处可加油。比亚迪DMI最高纯电里程134公里,综合续航1000公里,已售出DMI系列25万台,到目前还在排队提车。不管纯电车企如何装扮自己的高大上,但市场是诚实的,消费者的眼睛是雪亮的。至少目前一定是这个理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