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红旗福祉车看到的“中国MPV通病”

汽车 04-28 阅读:1832 评论:7

红旗又干了件大事。4月25日,红旗高调发布了HQ9福祉车,开价39.88万元,一副要为失能人士出一份力的架势,听上去情怀满满,使命感爆棚。但细看之下,却忍不住让人发问:红旗真的明白自己在干什么吗?

福祉车,这个概念早在1972年的日本就已经玩烂了。简单说,就是让MPV的座椅旋转、探出车外,方便行动不便的人上车。但五十年过去了,福祉车在全球依然是个边缘产品。

原因很简单:贵、慢、占地儿,还不好用。每一个步骤都显得冗长又笨拙,轮椅用户换到福祉座椅上,不仅需要旁人协助,而且成功率和便利性和把人直接抱上车,区别并不大。

红旗HQ9福祉车同样没能跳出这个死循环。仅从发布的图片和座椅实拍来看,所谓的“福祉座椅”粗糙得一眼假,拼接感严重,跟HQ9本来那套看着就很商务死板的内饰搭在一起,活脱脱像临时工干出来的。

而且HQ9本身是标准的“机场摆渡机”定位,接待的是西装革履、行色匆匆的人群,本来就没几个失能乘客要上下车。把福祉座椅装进一台纯商务MPV里,既违背了市场逻辑,又浪费了空间和成本,怎么看都像是为了制造一个高大上的新闻点,跟实际需求压根儿没半毛钱关系。

问题的根子,不只在红旗身上,而在整个中国MPV市场。如今的中国车企,一提到MPV,脑子里全是“大气上档次”的幻觉,不是镀铬装饰亮瞎眼,就是用航空座椅堆满中排,生怕别人看不出来自己很“高端”。结果呢?一个个MPV做得像移动头等舱,外观浮夸,内饰堆料,却完全忘了MPV最本质的使命是什么——方便、实用、适合一家老小日常出行。

尤其是航空座椅,成了国产MPV的集体病。那些密不透风、一体式的航空座椅,看着很豪华,实际就是家用MPV的死敌。座椅宽大又沉重,左右扶手死死固定,老人小孩想要跨上去,难比登天。

别说自己上下车了,就算旁边有家人帮忙,也得一边小心翼翼防磕碰,一边用蛮力搬运,光是想想就已经窒息。而真正的家用MPV,反而应该回到最简单的设计——可翻折的扶手,灵活的座椅布局,哪怕牺牲点“头等舱体验”,也要让一家老小能轻松进出,不至于每次出门都像打仗。

红旗HQ9福祉车不过是一个缩影,一面镜子,照出了当下中国MPV市场的荒谬现状。车企们一边高喊着“以用户为中心”,一边疯狂内卷配置和造型,却懒得去真正研究用户的实际需求。搞不清楚自己卖的是家用MPV还是商用MPV,什么场景适合什么布局,全靠想当然。

其实,MPV市场早就该细分了。家用MPV,强调的是便利性、亲和力和实用性,哪怕空间不那么奢华,哪怕材料不是最贵,但座椅能灵活变化,老人孩子上下车方便,才是王道。

而商用MPV,接待外宾、跑接送,强调的是排场、面子、舒适性,可以玩航空座椅,可以堆料,但别自以为是地认为所有MPV用户都需要头等舱。

而消费者呢?也常常一头雾水。以为花了四十万买了一台“高端MPV”,结果真到接送老人小孩的时候,才发现那些镀铬、真皮、大屏、按摩座椅全是花架子,真正需要的是一张能翻下扶手的普通座椅,一步轻松跨上去的地台,一扇开口够大的侧滑门。

所以说,与其花心思去生产又贵又丑的福祉车,不如踏踏实实把家用MPV和商用MPV界限划清楚,让用户一眼能分清自己需要的是什么。要商务,就给我高档头等舱,要家用,就给我轻便易上下车,别两头不靠,一味堆配置做样子,最后害了自己也坑了消费者。

红旗HQ9福祉车上市那天,有人感动,有人感慨,但更多人,只是默默转头,心里想着一句话:真正需要的人不会买,买得起的人也用不上。鸡肋之于福祉车,不过是现实的一面镜子,而鸡肋之于整个中国MPV市场,才是真正令人唏嘘的悲哀。

网友评论

精彩评论
  • 2025-04-28 17:07:34

    主要是国内企业把国人想的太富有了,钱跟大风刮来的似的

  • 2025-04-28 21:25:56

    就以为一级台阶,所以我最后给腿脚不好的老妈买了艾力绅 ,开车门屁股一扭正好坐稳当,不用上台阶。

  • 2025-04-28 08:23:51

    小孩子要制造点觉得是耀眼的东西糊弄家长。

  • 2025-04-28 15:05:46

    豪华固然好,便宜更重要。

  • 2025-04-28 18:59:40

    红旗的产品设计就根本没有考虑过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