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M2历史性突破320万亿!通胀恐慌背后,谁在制造焦虑?
在财经领域,M2一直是个备受关注却又常常被误解的概念。今天,咱们就来深入聊聊M2到底是什么,以及M2达到320万亿后,真的就会引发通胀吗?

先给大家划个重点:
第一,在中国,M2的真实概念在很大程度上被人为模糊了;
第二,M2数值高,仅仅意味着具备通胀的可能性,就像有了炸药,还得看有没有点燃它的引线;
第三,中国希望实现温和通胀,比如两会设定的CPI目标,不过想通胀可不是说实现就能实现的,去年就是个例子;
第四,当有人跟你说通胀,你得先看看对方的身份,像卖房子、卖产品的,他们的话可不能全信,得考虑清楚再决定是否真金白银去投资。
一直以来,尤其是地产中介,老跟你说,你看中国1月份M2都319万亿了,肯定要通胀,得赶紧买房之类的话。今天,我就来给大家好好剖析剖析。

首先,很多自媒体把M2简单解读为印钞总量,说央行开动印钞机印了319万亿的钱,所以房价要涨,得赶紧买房等等,这完全是偷换概念。
那M2到底是什么呢?它的官方定义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加上企业存款、居民储蓄存款以及其他存款,涵盖了一切可能成为现实购买力的货币形式,是反映货币供应量的重要指标。这么说可能有点绕,简单来讲,M2就是所有可能用来买东西的钱的总和。

M2有个计算公式,涉及两个关键因子。
第一个是基础货币,也就是央行向金融市场注入的货币量,说白了就是央行印了多少钱投放到市场。第二个是货币乘数,央行注入基础货币后,金融机构会据此放贷,然后就形成了一个贷款变存款、存款再变贷款的循环。比如老吉从招商银行借了钱,再存到工商银行,工商银行又拿这笔钱出去放贷,如此循环。最开始可能只是招行那点基础货币,但经过这么一圈圈周转,就产生了货币乘数效应。简单的公式就是:M2=基础货币×货币乘数。

打个比方,你妈就好比央妈,给了你100块零花钱,这100块就是基础货币。你把这100块借给10个同学,每人10块,还收12块利息。同学们拿到钱后,也互相转借做生意。最后全班所有人账上一加,发现总共记出来1000块。这里面,基础货币是100块,货币乘数产生的就是那多出来的900块。在这个例子里,M2就是1000块,可央行实际只印了100块。
所以,中国M2数值高,但并不意味着央行印了那么多钱,大家不用太恐慌。

M2增长快,最直观的解释就是银行在疯狂放贷,意味着钱在金融系统里不断滚雪球。比如说,我以2.6%的贷款利率从工行贷出来钱,再存到招行,能拿到3.1%的利率,中间赚个利差,这就是钱在金融系统里滚的一种方式。但这些钱只是在金融系统内循环,并没有真正流入社会,所以并不等同于经济活跃。
这时候,我们就得提到M1、M2的剪刀差了。很多稍微专业点、有良心的博主都会说要关注这个剪刀差。M2数值高不一定就完蛋,还得看M1。如果钱只是在金融系统里空转,M1没有增高,那就说明M2虽然高,但只是虚胖,并不代表会出现通胀。真正的通胀,是钱直接发给老百姓,老百姓拿着钱去终端消费,买牛肉、吃喝玩乐,钱实实在在进入流通领域,这才会引发通胀。

就像美国在疫情之后,疯狂给老百姓发补贴,一发就是2000美元、1500美元。老百姓拿了钱就去疯狂扫货,超市货柜瞬间被清空,所以美国的CPI大幅上涨,美联储不得不通过降息、加息来调控。这就是M2转化为通胀的典型案例。

但在中国,M2早就突破300万亿了,可这几年房价涨了吗?没有。如果说M2增长快就意味着房价要暴涨,那309万亿的时候房价怎么还暴跌呢?
1月份金融数据显示,存款还增长了5.5万亿,越来越多的人把钱存银行,在这种情况下,不仅没有带来通胀,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出现了结构化通缩,东西都卖不动,商家忍痛大甩卖,消费降级,企业内卷降价,所以增长的M2根本不可能变成通胀。这也就是国家一直通过以旧换新、国补等政策鼓励大家消费的原因,只有钱花出去了,才有可能实现我们想要的通胀。


M2就像炸药,具备了通胀的基础,但要引发通胀,还得看有没有点燃它的条件。
第一种可能,大家突然对未来充满信心,比如集体做了个梦,明天中国就实现伟大复兴,人均可支配收入每月涨到3万块以上,大家购买力瞬间提升,开始集体消费,那可能会引发通胀。
第二种可能,供应链崩了,比如俄乌冲突升级,马六甲海峡被封锁,能源价格空前暴涨,这种情况也可能引发通胀。但如果不出现这些特殊情况,M2很难转化为通胀。

当卖房子的跟你说,因为要大放水、要通胀,所以得赶紧买房,你可得多想想。M2增长快,要想引发通胀,得满足几个条件:第一,钱不能躺在银行,得敢流动起来;第二,商品得短缺,供不应求,不存在大量库存;第三,人心得躁动起来,大家都觉得明天东西会更贵,愿意赶紧买。
有些自媒体甚至半官媒说房价企稳回升之类的话,有可能就是为了制造焦虑,让大家恐慌性买房。但如果这三个条件不具备,M2涨到天上去,居民存款还是会不断增加,大家的钱都在银行里,根本不可能带来通胀。

最后再提醒大家一句,看别人的分析时,先看看对方身份。如果人家叫“关楼市说房”、“看房某某房子”,那大概率就是卖房子的。卖货的售货员总不能跟你说自家东西不好吧,所以当卖房子的跟你说房子肯定要涨、要通胀,你得理性看待,多思考思考,别盲目跟风。
本文来源@金融民工吉胖子
网友评论
-
2025-03-24 17:42:41
我担心的是通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