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开启虞舜文化跨区域交流对话
4月25日下午,一场以“弘扬孝德文化 共谱文旅新篇”为主题的上虞·宁远“虞舜文化研讨会”在绍兴市上虞区举行,标志着浙江绍兴与湖南永州关于虞舜文化跨区域交流对话的开启。湖南省舜文化研究会原会长、湖南科技学院教授陈仲赓、湖南省舜文化研究会会长潘雁飞、永州市舜帝研究会会长王海涛,浙江省非遗保护协会副会长、绍兴文理学院高等人文研究院执行院长兼秘书长何俊杰、绍兴市文史研究馆副馆长、绍兴文理学院高等人文研究院兼职教授李永鑫、浙江大运河文化研究院浙东分院院长、绍兴文理学院高等人文研究院兼职教授邱志荣及虞舜传说非遗传承人、上虞地方文史专家等参加研讨。活动现场,绍兴市上虞区文广旅游局局长、党组书记王银苗和永州市宁远县文化旅游广电体育局党组书记何俊共同签署两地文化交流合作协议,两地还互赠相关书籍。
“古有三圣,越兼其二。”尧、舜、禹文化在绍兴有着广泛的人文基础,绍兴在1995年始公祭大禹陵,每年公祭从未间断,举行各类学术交流活动,尤其是从2018年4月发布首张《绍兴禹迹图》开始至2024年,完成了从“绍兴禹迹图-浙江禹迹图-中国禹迹图”编制出版这一文化资源创新转化的浩大文化工程。在构建绍兴大禹文化高地的同时,2021年绍兴发布《绍兴舜迹图》、2022年发布《浙江尧舜遗迹图》,今年《浙江尧舜遗迹图导读》将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绍兴在寻根虞舜文明,重构城市文化纽带征程上,又迈出坚实步伐。与时同时,还积极推动“尧舜禹的传说故事”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已有公祭大禹、舜王庙会系国家级非遗,虞舜传说省级非遗。
研讨会上,陈仲庚教授分享了《心和家和天下和:传统孝道三位一体的思维模式与实践路径》,浙江“虞舜传说”非遗传承人、中华孝德文化研究学者徐景荣以虞舜是上虞人民的骄傲开头,分享《虞舜孝徳的普世价值与现实意义》。李永鑫、邱志荣两位学者分别就编写《大舜传》、《浙江尧舜遗迹图导读》入手,讲述了在写书、成书过程中的心路历程,阐述了绍兴在构建“大禹文化圈”城市版图基础上,继续构建“虞舜文化圈”的当代价值和历史意义。
浙江省非遗保护协会副会长、绍兴市非遗保护协会会长何俊杰是《中国禹迹图》的原创参与者和推动者,也是即将出版的《大舜传》、《浙江尧舜遗迹图导读》两本著作的作者之一,他结合自身的工作经历和十年“掘井”式挖掘文化的体会,分享了他的观点,他说:以绍兴地区为核心的江南区域,尧舜禹故事与传说遍地流淌,随着历史学家的研究和考古成果的涌现,越来越证明“尧舜禹并非传说”,也印证着“中华文明的起源是多点生发的”这一观点。我们在深度挖掘各地“尧舜禹文化”的同时,必须打破地域壁垒,构建持久、深沉的城市间文化交流网络,推动历史文化资源创造当代价值,实现文化记忆到城市共生。何俊杰表示,虞舜出生于上虞、长眠于宁远,绍兴、上虞与永州、宁远因虞舜文化而结“生死之交”,是当下我们文化自信的表达。今日的城市文化链接,需以文明精神为经纬,在传统与现代的交织中,织就一张贯通古今、链接南北的文化之网。
责编:勾晓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