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远程关闭?老美把航空发动机当“底牌”,不料我国早已换道超车

科技 03-27 阅读:150 评论:0

导读:可远程关闭?老美把航空发动机当“底牌”,不料我国早已换道超车

国产大飞机拥有了“中国心”!

就在最近,国产的 CJ-2000 航空发动机顺利完成了 3000 小时的高空测试。中国航发集团宣称,这种型号的发动机已经成功通过了全状态高空台试验。这意味着咱们国家的航发技术登上了新的高度。

想当年,七年前 C919 首次飞行的时候,竟然有西方媒体提出质疑:“发动机依赖法国,航电依靠美国。”过去啊,咱们或许只能咽下这口气,可现如今,中国的航空人凭借自主研制的先进航发,给出了最为有力的回击。

全球的航空领域长久以来都是波音和空客平分天下,留给别人的份额少得可怜。咱们国家的 C919 从 2017年首飞开始,一直处在艰难的境地。虽说 C919 用了六年时间,在国内各地搞试飞实验。

不管是塞北的大雪、南方的暴雨,还是边疆沙漠的酷热,咱们国家的飞机都成功扛住了考验,可结果呢,美国航空却以安全当借口不给发适航证。而老是出事故的波音 737MAX 当初就自己搞了个质检,美国官方却装糊涂不管。

咱们国家的 C919 正式在国内进行商业飞行后,还招来外媒的质疑,被嘲笑说“断供发动机后就只是个空架子”。在咱们国家的航空展上,甚至有外国商人指着中国制造的飞机模型说:“只有这架飞机是 100%中国制造的。”

在外媒的轮番报道之下,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人的信心,至今仍能听到一些贬低国产飞机的言论。

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打击国产的自信心,已然成为外媒的惯用手段:国内的新能源技术蓬勃发展,国产电车凭借先进的电池技术降低了成本,其性价比远远超过欧美传统车企;然而,外媒却质疑我国产品价格过低是因为受到内部补贴,并以种种理由拒绝我国产品进入欧美市场。面对这样的质疑,展示出实际的成果便是最好的回应!

西方的限制阻挡不了国产在广阔海外市场的发展。曾经被西方打压的新能源技术依靠自身实力取得了出色的成绩,如今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出口量在世界位居榜首,以新能源为代表的“新三样”出口额更是突破了万亿美元。

美方曾经试图凭借发动机技术来对 C919 大飞机加以牵制,不过如今我国早已成功实现了突破。早在 C919 立项的时候,配套的 CJ-1000A 发动机就已经同步开展研发工作了,到 2023 年已经完成了运-20 平台的试飞。当前之所以没有直接用于 C919,正是出于对安全性的极致追求——而这也恰恰是我国航空工业的核心准则。

反观波音 737MAX 为了抢占市场而仓促进行升级,由于设计存在缺陷从而导致了两次空难。调查结果表明其飞行控制系统有着重大的漏洞,甚至连舱门上的螺丝钉都未能达到标准。即便情况如此,该机型还是迅速获得了适航许可。

相比之下,欧美对 C919 的审查严苛程度形成了极为强烈的反差。为了保住航空业这棵独苗,美方竟然将商业利益放置在乘客安全之上。这种双重标准,在 C919 适航认证的过程中体现得可谓是淋漓尽致。

而中国技术的突围从未停止脚步:C919 今年的产能已提高至月产 3 架,预计在 2025 年产能将突破 50 架。更为关键的是,C919 已经完成了 EASA 认证首阶段的试飞,国际化之路上的两大障碍已然被破除。

如今,国产 C919 正在空中自由翱翔,还有超过千架的订单蓄势以待,国产大飞机的未来充满希望!对此你怎么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