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公式中隐藏着摆脱焦虑的秘密
昨天和外甥聊天,他上大学了,开始认识世界,正是青春期,面对繁华的世界,难免有时手足无措,我们当年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他的原话是:"我自己最近很容易被情绪左右,但是又不能很好的的控制自己的情绪,他很讨厌这种被情绪所左右的感觉,因为它真的很影响心情,也很影响心态和注意力"。
数学公式中的情绪投影原理从上面的数学公式看,情绪也只是我们心灵的一个投影。因为你能看见自己的情绪,那么情绪就不是我们自己。那么我们在情绪上努力是无论如何都无法凑效的,你无论是讨厌、对抗,都没有正真用上力,徒劳无功,只会让情绪愈演愈烈,或者深藏起来,未来仍然重演。
那么我们如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情绪问题呢,粗说两点。
解法一:照见真实的镜子要真诚的面对自己。
什么是真诚?《中庸》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可见诚,是人和天地沟通的门径。《大学》说:"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情绪来了,不要讨厌自己,逃避自己,坦然接受它,如果你不学会接纳,那是不真诚,不真诚,你就解决不了那个情绪问题。《中庸》又说:"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可见对己真诚,对人真诚,是多么的重要,不诚,什么也干不成。其实,事成不成,还不是最重要,关键是人做的成不成,有没有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
解法二:真假世界的量尺要认识到这个世界的真和假。
有时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真和假并不能分的清。比如情绪来了,我们的大脑往往会进行逻辑演绎,无非是对过去后悔,对未来恐惧。对过去后悔就会堆积抑郁,对未来恐惧就会积累焦虑。而情绪本身就是假的,因为它不会永恒存在,你没法拿出来给人看。而基于情绪演绎的所有逻辑推演,就更是假的。
什么是真的?那个能看到情绪的自己,是真的。所以我们只要学会觉察情绪,真诚的接纳它,承认它,慢慢它自己就弱化,最后消弭于无形。这就是活在当下。《心经》说:"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就是这个道理。
终章:自在者的坐标系我们应该对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律有一定的认知,而不是仅仅忙于事务,方向对了,三观对了,才能获得自在。愿我们都能从心所欲不逾矩,无分年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