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又出意外,3名女大学生魂断“智驾”,小米车安全引发讨论
2025年3月29日深夜,安徽高速上演惊魂一幕——小米SU7以116km/h的"狂暴模式"撞向水泥护栏,3名女大学生在烈火中化作焦炭。官方数据显示,从系统预警到碰撞仅4秒,驾驶员实际反应时间不足2秒,这速度比雷军发布会上喝口水的动作还快!然而特斯拉Autopilot提前10秒预警,比亚迪汉EV碰撞后车门秒开,小米的"智能驾驶"却成了索命镰刀。
事故中,前排乘客因电子锁死困在火海,后排靠路人砸窗才逃出——但人已烧成黑炭。小米嘴上说"四门都有机械拉手",实际藏在储物格下方,车体变形后根本摸不到。更讽刺的是,号称"5分钟不起火"的电池,碰撞后15秒就烧成火球,前排遗体直接碳化。

网络截图
观比亚迪刀片电池被钉子扎穿都不冒烟,特斯拉Model 3碰撞后自动弹门保命,小米这次事故却暴露出它的车存在设计瑕疵的问题,也就是安全问题,要值得反思和重新设计才行。
4月1日晚间,小米创办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发文回应安徽SU7事故,内容如下:29日晚上的这起事故,我的心情非常沉重。三位年轻女孩不幸离世,这样的消息,对她们的家人、朋友,乃至我们每一个人,都是难以承受的悲痛。我代表小米,表示最深切的哀悼,也向她们的家人致以诚挚的慰问。我们团队第一时间成立了专项小组,30日赶赴了现场,31日配合警方调取并提交了我们掌握的车辆数据。
由于事故还在调查,我们一直没有接触到事故车,很多问题此刻还没有办法回答。等到此时,我觉得我不应该再等了,我必须站出来,代表小米承诺:无论发生什么,小米都不会回避,我们将持续配合警方调查,跟进事情处理的进展,并尽最大努力回应家属和社会关心的问题。谢谢大家的关注和批评,你们说的每一句话,我们都听见了,记下了,我们会用行动回答大家的问题。(引用网络公布的回应)
“我的宗旨是先不谈赔偿,希望能对事故原因给出准确的说法。”罗某母亲表示,根据小米现有的公开声明,无法解释车门为何无法打开、车辆和水泥护栏相撞后因为什么原因自燃、智能驾驶切换时间为何只有2秒等一系列问题,显得避重就轻,“我的诉求是早一点把事情的真相厘清。”(引用自澎湃新闻)
事故四天后,遇难者家属仍在苦等小米的回应事故原因电话,企业却忙着发声明"配合调查"。试驾车出事怪用户"不会开",自动泊车撞墙说是"小BUG",数据存在自家服务器不让看。反观特斯拉公开每764万英里事故数据,比亚迪车身硬到扛9吨压力,传统车企的电池防护层厚到能防导弹,小米却在砍激光雷达省成本,把安全置于何方。
行业照妖镜:新势力造车三大杀人陷阱1. 速度激情游戏:295km/h极速听着爽,公共道路用上就是生死时速
2. 智能承诺:L2辅助驾驶被吹成"自动驾驶"
3. 隐秘的成本黑洞:省掉激光雷达砍掉电池防护
未买新能源汽车购车指南:普通人如何躲过"智能镰刀"新手远离性能车:2.78秒破百听着酷,失控时死神跑得比数据还快
警惕"自动"话术:所有带"自动"的功能,都当"人工智zhang"防着
买车先查维修点:屈指可数的服务中心,坏在外地得等半个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