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军对中国车队鸣枪?中方摆出强硬态度,敏昂莱下令全国停火

国际 04-03 阅读:2 评论:0

文案|编辑:法拉

缅甸夜里枪声一响,中国红十字车队愣是被缅军逼退了,满车的救援物资还没送到震区就吃了闭门羹,咱好心好意去救灾,带了1亿元援助,结果换来几声枪响,这事儿听着就窝火。

缅甸军政府这边说是误会,可这误会也太离谱了吧,外交部硬气表态后,敏昂莱总算下令停火,可这停火能管多久?救灾路还通不通?救援队的安全谁来保?

缅甸发生地震后,贴着中国红十字标志的卡车,摇摇晃晃地开着,车里装满了帐篷、药品和食物,这支车队从德昂民族解放军的地盘出发,目标是直奔地震最严重的地方。

可就在半路上,前面突然冒出一队缅甸政府军的士兵,手里端着枪,喊着让车停下,车队没停稳,枪声就响了,三声脆响冲上天,空气里全是火药味,没办法,车队只能掉头撤回,连震区边都没摸到。

这事一传开,立马炸了锅,4月3日,外媒把消息捅了出来,说中国救援车队在缅甸被“鸣枪示警”,直接被迫退回出发地。

缅甸军政府的发言人赶紧跳出来解释,说车队用的是缅甸牌照的卡车,从民地武控制区出来,又没提前跟他们打招呼,士兵拦车检查时车队还往前开,所以才开了几枪警告,纯属“误会”。

可护送车队的德昂军不干了,反手就说早就通知过军政府,这车队是去救灾的,哪来的没批准一说,两边吵得不可开交,但事实摆在那儿:中国救援队确实吃了枪子警告。

这时候得往回看几天,事情的起因还得从那场大地震说起,就在前不久,缅甸中部被一场强震晃得天翻地覆,房子塌了,路断了,灾区一片狼藉,消息传到中国这边,反应快得不得了。

没几天,专业救援队就收拾好装备出发了,还带上了1亿元的紧急援助,帐篷、粮食、医疗队一股脑儿送过去,这可不是小数目,中国跟缅甸几十年的“胞波情谊”不是白说的,关键时刻就是要拉一把。

红十字的车队就是这批援助的一部分,里面的人都是冒着余震风险去的,谁也没想到会碰上这么一出,可这枪声一响,味道全变了,中国救援队满心想着救人,缅甸军政府却拿枪对着天招呼,这算怎么回事儿?

4月2日,中国外交部坐不住了,赶紧站出来说话,先是确认了车队和人员没事,然后语气硬了起来,说缅甸各方必须保证救援人员和物资的安全,救灾的路不能堵。

话里还带了点劝的意思,希望缅甸人别在大灾面前还窝里斗,大家伙儿齐心协力把灾扛过去,可这表态听着温和,骨子里透着不满,毕竟枪口对准救命的人,谁听了心里都不舒服。

说到这儿,缅甸那边的情况确实乱得像一锅粥,2021年军政府政变上台后,国内就没消停过,敏昂莱带着军队跟各路民地武打得不可开交,德昂军只是其中一支,还有克伦族、掸族好几拨武装,个个跟军政府不对付。

内战打到现在,缅甸老百姓苦不堪言,经济崩了,治安也没了,这次地震一来,等于雪上加霜,灾区急需救援,可军政府跟民地武还在掐架,连停火都谈不拢,民地武那边倒是先放了话,说地震期间单方面停火,可军政府压根没搭理,枪照打,炮照响。

这回中国车队的事儿一闹,算是把矛盾彻底捅开了,缅军说是误会也好,检查也好,枪声一响就是在打中方的脸,中国这些年跟缅甸关系一直不错,不光是救灾,平时“一带一路”的项目也投了不少钱,修路建桥都是实打实的合作。

敏昂莱这边也清楚,跟中国搞僵了没啥好处,可国内乱成这样,军政府管不住下面的人,士兵一冲动就开了枪,解释再多也抹不掉这层尴尬。

事情闹到这份儿上,敏昂莱终于坐不住了,4月2日,缅甸军政府放出消息,说从4月2日到4月22日全国暂时停火,理由是支持灾区救援,这停火来得晚了点,地震都过去快一周了,才想起来消停。

可不管咋说,总算有了个喘气的机会,灾区的人等得太久了,帐篷搭起来,药送进去,救援队也能放开手干活儿,军政府这步棋,多少有点给中方表态的意思,毕竟外交部的话放那了,不回应不行。

停火是有了,可缅甸这摊浑水没那么容易清,军政府跟民地武的恩怨不是一天两天,停火也就20天,之后还得接着斗,地震是天灾,内战是人祸,两头夹着,苦的还是老百姓。

中国这边呢,救援队还得接着往前冲,余震没停,路也不好走,安全还得靠缅甸各方给保障,外交部那句“确保救援人员安全”,不是随便说说的,谁也不想再听见枪声响。

说到最后,这事儿让人心里五味杂陈,中国救援队跑那么远去帮忙,带着物资和心意,结果碰了一鼻子灰,缅甸军政府再怎么解释,这枪声都像个巴掌,扇得人心凉。

可话说回来,缅甸国内乱成这样,军政府也好,民地武也好,各有各的算盘,谁也没把救灾真放第一位。好在停火总算来了,希望这20天能让灾区缓口气,也希望中国救援队能顺顺利利把活儿干完,平平安安回来,毕竟,人命比啥都重要。

资料来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