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算子:13岁上北大,给自己算命后果断抛妻,并成功把自己算死

社会 03-26 阅读:0 评论:0

神童的崛起:13岁上北大,天才还是诅咒?

2005年,一个名叫林远山的少年以13岁的年龄考入北大数学系,成为全国瞩目的“神童”。他的故事被媒体包装成励志传奇:单亲家庭、母亲摆摊卖菜、自学微积分、拒绝名校保送……人们惊叹于他的智商,却无人追问他的孤独。他曾在采访中说:“数学公式是我的朋友,算命书是我的玩具。”——谁也没想到,这句话竟成了他命运的伏笔。

命运的转折:一本《周易》,一场豪赌

2018年,林远山已是某高校最年轻的教授,却突然沉迷玄学。他在办公室挂满八卦图,用数学模型推导《周易》,甚至宣称“科学尽头是玄学”。学生们议论纷纷:“林教授疯了?”直到某天,他当众宣布:“我给自己算了一卦——此生若想突破学术瓶颈,必须断情绝欲。”

当晚,他留下一封离婚协议书,净身出户,妻子抱着3岁的女儿在媒体镜头前哭到昏厥。

自我毁灭:算天算地,算不死一颗偏执的心

抛妻弃子后,林远山躲进终南山闭关。他在微博直播“修仙日常”,粉丝暴涨至百万。有人骂他“伪科学”,也有人奉他为“当代鬼谷子”。

2021年冬至,他发出一条惊悚动态:“今日卦象大凶,但我偏要逆天改命!”次日清晨,村民发现他倒在一堆卦签中,手里攥着未完成的论文《多维时空下的命理拓扑结构》,法医鉴定为过度服用精神类药物致死。

荒诞背后的刺痛:我们都在为“成功”献祭

林远山的悲剧从来不是孤例。当我们刷着“5岁编程神童”的热搜,转发“哈佛父母教育秘籍”时,何尝不是在制造新的“林远山”?这个社会总爱把天才捧上神坛,再津津有味地看着他们摔下来——就像古罗马斗兽场的观众,一边丢面包屑,一边等待血腥的结局。

结语:在“神童”与“疯子”之间,隔着整个社会的焦虑

今天,我写下这个故事,不是为批判某个“走火入魔的天才”,而是想撕开这层华丽的“神童”包装纸。当教育变成军备竞赛,当成功学变成新时代宗教,我们是否也成了林远山手中的那枚卦签?只不过他算的是生死,我们算的是学区房、KPI和粉丝量。

最后如果你是林远山,会在北大录取通知书和完整童年之间选择哪个?如果命运真能计算,你敢不敢像他一样孤注一掷?欢迎在评论区说出你的答案——毕竟,我们谁不是一边嘲笑疯子,一边偷偷给自己算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