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琳做孙颖莎场外指导,只能增加孙颖莎连续取胜的不确定性
重庆冠军赛孙颖莎的场外指导由邱导换了中国女乒主教练马琳,似乎是提升孙颖莎夺冠的成功系数。

我却感到有些迷惑;其一,要知道在一系列的乒乓球国际赛事中,重庆冠军赛并不是非常突出,邱导不可以继续胜任场外指导吗!其二,重庆冠军赛中有王曼昱、王艺迪等多名女乒球员参加,如她们之间相遇,马琳(主教练)该如何处理!

就这两条,身为女队的主教练的马琳做为孙颖莎的场外指导是说不通的。
“说不通”的事找“理由”去“说通”;巴黎奥运会陈梦与孙颖莎和深圳亚洲杯王曼昱与孙颖莎争夺冠军比赛时孙的粉丝为其加油的呼喊和对陈梦、王曼昱的喝倒彩及不友好的叫骂声凸显“饭圈文化”的危害不但伤了陈梦、王曼昱也伤及无辜的孙颖莎!

再有孙颖莎的主管教练是邱贻可,而陈梦和王曼昱的教练是马琳,可想而知马琳对陈梦、王曼昱的日常指导要多一些,可以分析到身为女乒主教练对孙颖莎的长短处还是了解的。因此,马琳指导陈梦、王曼昱去“克”孙颖莎的短板虽是情理之中的事但做为女队主教练,在其“指导”之下,属下陈、王胜了同是属下的孙。马琳对孙颖莎似有“亏欠”之处。这次做孙颖莎的场外指导有“找补”之意。
马琳要“找补”对孙颖莎的“亏欠”只能视为是马琳的良好初衷!我到觉得重庆冠军赛以至今后的更多赛事马琳做孙颖莎的场外指导,不管马琳主观如何努力,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未必会收到预期效果,有时还可能耽误事。

孙颖莎,目前还是世界排名第一,这个第一是靠多年多次的“打拼”出来的。从中可见孙颖莎的技战术、意志力是高出她人的。从马琳任主教练以来,多次女乒参加国际团赛间歇时,常见孙颖莎在“指导”其它队员,很多时候她占用的时间都超过马琳。TTV新加坡大满贯赛事中常见孙颖莎比比划划的讲解技战术场景,队友们也全神贯注认真听,而马琳只是抱膀在旁“观看”不发一言。

再有只要孙颖莎比赛间歇一分钟时,多数时间都是自己坐在那儿冥思苦想,只是听马琳只言片语。

做为一个参赛的球员,最需要场外指导的,是能够及时的洞察对手的“软肋”并能有针对性的选择应对办法。就是能听到“场外指导”洞穿对手的薄弱之处,明确提出应对之策的指导意见。这一点恰恰是马琳欠缺的,新加坡大满贯赛王曼昱对战印度选手“阿库拉”——一位名不见经传的选手,在2;2平局后的决胜局中王先以3;0领先,后阿库拉追上两分形成3;2的局面,此时,马琳却叫了“暂停”,结果再战王曼昱输了。2023年W丅丅赛,陈梦对日本一姐早田希娜,也是决胜局中15:14时陈梦领先一分时,马琳突然叫停,结果一分钟后再战,陈梦以15:17输掉了。两次我方球员领先情况,马琳的两次叫停,两次输掉了!

在一方领先情况下,如为让对手的“热劲”冷下来,叫停是正确的,这是一般人的思维,对于世界顶级的比赛“叫停”后,没有“绝对胜利”的“绝招”是不可以的。可见,马琳并没有发现“阿库拉”和“早田希娜”的“致命弱点”也没有叫停后“一击致命”的指导意识,这种“叫停”方式与普通教练无区别!

马琳在重庆冠军赛,对于孙颖莎的技战术指导是拿不出什么建设性意见的,而且还有相左的意见。赛场的情况证明事实就是如此。重庆冠军赛孙颖莎首胜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我与马教练通过这次比赛在慢慢配合和磨合,希望今后两人在比赛中能有更好的配合。这就说明,孙颖莎对马琳的指导还不太适应,还要有熟悉的过程。啥叫“磨合”?就是双方交集中还有不合协的地方需要不断的相互适应。当交集的双方经过磨合消除不合协达到“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状态时就会行成配合。“配合”的最高境界就是默契——即教练与球员就同一个问题有同一的答案,并通过无声的动作,甚至一个眼神都能传递。
总之,马琳做孙颖莎的场外指导对于孙颖莎“克敌制胜”是短时期是不会有多大帮助。孙颖莎要“行稳走远”对马琳的“指导”也仅做参考而已,大主意还需自己定,心无旁骛的坚持自己不断变化的技战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