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马自达技术反哺中国智造,合资品牌创新升级,重塑汽车行业新标杆
话说,都2024年了,合资品牌就该凉凉了吗?
这问题一抛出来,估计不少人心里都得咯噔一下。
智能化、电动化的浪潮一波接着一波,传统合资品牌那点老底,好像真不够看了。
可偏偏就有这么一家,不仅没趴下,还玩出了新花样,它就是长安马自达。
这事儿,还得从去年的“撤离中国”传闻说起。
当时,吃瓜群众都搬好小板凳,等着看戏呢。
结果呢?
长安马自达直接甩出一句“不存在的”,然后大手一挥,加码投资。
这波操作,够硬气!
话说回来,马自达也不是单打独斗。
2022年,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就明确表态了,中国市场是重中之重。
这可不是说说而已,而是实实在在的战略调整。
用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社长毛笼胜弘的话说,他们希望“从南京工厂驶向世界舞台的新能源车型能够成为全球市场用户心中熠熠生辉的光,照亮每一个勇于探索的人生旅程。”你品,你细品,这境界,一般人真达不到。
光有决心还不够,还得有行动。
长安马自达是怎么做的呢?
他们先是和长安汽车那边“勾搭”上了,确立了一个“两个必须”原则:明确表达观点、严格执行决议。
说白了,就是打破合资企业那种“开会半天,啥也没定”的僵局。
效果怎么样?
就拿EZ-60的开发来说,研发周期直接缩短到了行业平均水平的70%。
这效率,杠杠的!
而且,成本也降下来了。
要知道,以前合资企业搞研发,那可是层层加码,最后钱没少花,东西也没多好。
长安马自达能有今天,也离不开背后大佬长安汽车的支持。
2023年,长安汽车在技术研发、供应链整合、生产制造等方面,都给了长安马自达不少帮助。
比如,长安汽车就把自己的智能化平台和电池技术共享给了长安马自达,这让长安马自达在新能源车型上的开发速度,直接起飞。
这还没完,长安马自达还特别注重“用户体验”。
他们通过各种渠道收集用户反馈,然后根据这些反馈,不断改进产品。
就拿EZ-60来说,它的设计和配置,就充分考虑了中国用户的需求。
这么说吧,长安马自达是真的想把车做到用户的心坎里去。
有了战略,有了支持,还得有硬实力。
长安马自达是怎么做的呢?
他们对南京工厂进行了智能化升级改造,引入了大量的自动化生产线和智能检测设备。
别小看这些设备,它们不仅能提高生产效率,还能保证产品质量。
这么说吧,长安马自达是要用“中国智造”,打造全球品质。
说到产品,就不得不提MAZDA 6e和EZ-60了。
MAZDA 6e已经开始出口欧洲了,首批600辆从上海港出发,准备登陆67个国家。
这可不是小打小闹,而是真正意义上的“技术反哺”。
至于EZ-60,那更是长安马自达在智电转型上的又一力作。
在设计上,EZ-60融合了魂动美学和电车元素,既有传承,又有创新。
在营销上,长安马自达也玩出了新花样。
EZ-60在上海车展开启盲订,定金10元,每天膨胀10元钱,膨胀无上限,直到上市为止,膨胀金直接抵扣车款!
这种玩法,够大胆,够刺激!
长安马自达也不是一开始就这么牛的。
从2020年开始,他们就开始加大在新能源技术领域的研发投入,设立了专门的新能源研发团队,还和国内高校、科研机构展开合作。
这些投入,为长安马自达在电池管理系统、电驱动技术、智能网联等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么一圈看下来,长安马自达的“技术反哺”,还真不是一句空话。
它不仅是中国汽车工业崛起的一个缩影,也展示了合资企业通过创新合作实现共赢的潜力。
但话说回来,长安马自达能不能真正凭借“中国智造”重塑品牌形象,并在全球市场取得更大的成功?
这事儿,谁也说不准。
只能说,路漫漫其修远兮,长安马自达,继续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