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俪新戏挽回出轨渣男、张国立演男版“黄亦玫”,都市剧够狗血才有市场?
看到这句观众的吐槽,估计不少人都能猜到它是说的哪一部剧——《蛮好的人生》。
这部剧虽然算不上经典,但却火得一塌糊涂。
女主胡曼黎(孙俪饰)被丈夫出轨之后,她不仅面临家庭崩塌、事业失业的双重打击,还上演了一出典型的“狗血”剧情——为了挽回丈夫,带着第三者一起跳湖,以此来证明“他还是爱我”。
这波操作让不少观众直呼“简直不可理喻”,但也恰恰是这种极具戏剧性的设定,让这部剧迅速吸引了大量观众的眼球。
那么,狗血的都市剧真的能打动观众的心吗?
为什么这么“离谱”的情节仍然能取得不小的收视成绩?
我们不妨从三部都市剧《蛮好的人生》、《我的后半生》以及《玫瑰的故事》来对比分析,看看这些剧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市场密码。
《蛮好的人生》讲述的是胡曼黎在被丈夫出轨后,如何从绝望中重新站起来的故事。
虽然她在剧中的表现非常坚强,但有些剧情实在太过荒诞。
例如,为了挽回出轨的丈夫,她带着第三者一起跳湖,这一幕真的是让人目瞪口呆。
这样的情节虽说不符合大多数观众的审美,但恰恰击中了“狗血剧”市场的痛点。
事实上,这部剧能够在央视八套黄金时段取得不错的收视成绩,与其具备极强的戏剧冲突和情感张力是分不开的。
例如,剧中的男女主角不仅面临感情上的波折,还要在事业上经历重重考验。
这些设定让剧集在一定程度上符合了大众的情感需求,尤其是中老年观众群体,他们往往更看重剧情中的情感波动与人物转折。
然而,尽管剧情如此“狗血”,剧集的收视却异常火爆,这背后不难看出,狗血剧情其实正是这类剧集成功的一部分原因。
因为“冲突不断”的剧情能够迅速抓住观众的注意力,无论是情感的跌宕起伏,还是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都足以让观众欲罢不能。
当然,这样的剧集虽然容易吸引人观看,但也容易让人产生疲劳感,特别是那些过于夸张或不切实际的情节,可能会让观众产生反感。
另一部与《蛮好的人生》同样是“狗血都市剧”的作品是《我的后半生》。
这部剧讲述了退休教授沈卓然(张国立饰)在丧偶后,如何在相亲过程中遇到四位不同的女性,并探索自己晚年的情感世界。
这里的情节有些类似于女性情感剧,但男性角色成为了“黄亦玫”的版本——即“男版刘亦菲”,让人不禁联想到与《玫瑰的故事》的对比。
尽管剧集在收视上表现不差,稳居同档期第一,但口碑却呈现两极分化。
剧中的情节设置和人物塑造并没有真正走进观众的内心,反而被批评为缺乏逻辑性,人物行为无法引起共鸣。
例如,沈卓然这位中年男性角色的情感挣扎,虽然符合许多中老年观众的情感需求,但对于现代年轻观众来说,可能就显得有些陈旧和拖沓。
从豆瓣的评分来看,虽然收视还可以,但评分只有5.4,观众的反馈并不算好。
这说明,虽然剧集通过讲述中年男性的情感故事来触及一些现实问题,但由于剧情缺乏新意,导致观众无法产生强烈的共鸣。
因此,这类剧集如果想要突破“中年剧”的圈层,仍需要更精细的剧本和更加真实的人物设定。
说到女性情感剧,我们不得不提《玫瑰的故事》。
在黄亦玫的四段情感经历中,剧集展现了女性在不同年龄阶段面对的爱情与事业挑战。
尽管《玫瑰的故事》在剧情设定上看似更贴近现实,展示了女性成长中的多重情感选择,但它的观众评价依然呈现两极化。
一些观众认为,剧集真实地展现了女性成长的痛苦与抉择,尤其是黄亦玫在不同情感经历中的成长,让人感同身受。
但也有部分观众觉得,剧中某些情节设定过于理想化,缺乏生活中的复杂性,难以让人产生共鸣。
尽管如此,《玫瑰的故事》依然凭借其深刻的情感探索,吸引了不少观众的喜爱。
这表明,剧集能否取得成功,除了狗血剧情,是否能打动观众的内心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经过对《蛮好的人生》、《我的后半生》和《玫瑰的故事》的对比分析,我们不难发现,都市剧的成功往往离不开“狗血”元素。
这些剧集常常以极具戏剧性的情节吸引观众的眼球,无论是婚姻的背叛、情感的纠葛,还是人物的成长与复仇,都能引发强烈的情感波动。
但与此同时,狗血剧情也往往面临着观众的疲劳感。
当情节过于夸张、不合逻辑时,剧集便会失去与观众的共鸣。
因此,未来的都市剧不仅要注重情节的跌宕起伏,更需要在戏剧性和真实性之间找到平衡,才能触及更广泛的观众群体。
总的来说,狗血剧虽然可以通过情感冲突和人物关系吸引观众,但要想实现真正的“破圈”,仍需在剧本和人物塑造上做到更高的精细度。
只有做到既有戏剧性,又具备现实感,才能让剧集真正打动观众,获得长久的关注和喜爱。
—END—
图|来源网络侵